经典|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_原题为 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 , 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在《十三经》中 , 有一部经典的字数最少 , 内容最浅 , 古代的儿童识字以后便要读它 。 不过 , 对于这部文简义浅的经典 , 历代帝王和文人却推崇备至 , 多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更先后亲自为它作注 。 究竟是哪部典籍如此“尊贵” , 能够吸引多位帝王为它亲作“御注”?答案就是仅得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
经典|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文章图片

【经典|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确是一部先秦典籍
《孝经》称作“经” , 与《易经》、《诗经》、《书经》的情况有别 。 后者的“经”字 , 是由于汉代人奉儒家著作为经典而加上去的;《孝经》的“经” , 则是道理、原则的意思 , 大概在《孝经》成书时已有这个名称 。 这部古书的作者是谁 , 历来说法不一 , 有人说是孔子 , 有人说是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 , 又有人说是他们的门人、后学 , 更有人怀疑这部典籍是汉代儒生所作 , 与孔子无关 。 但是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明确引用了《孝经》的书名和内容 , 可见《孝经》确是一部先秦典籍 , 并非汉儒伪造的古书 。 书中称曾参为“子” , 也反映了这部古书很可能是由曾子的后学整理先师言论而成的 。 在汉代 , 《孝经》出现了今文、古文两种本子 , 其中古文本是从孔子故宅的屋壁中发现的 , 孔壁中还藏有《尚书》、《论语》、《礼记》等 , 这些典籍都是用战国时代的“蝌蚪文”写成的;而今文本经过刘向整理后 , 则成为了后代的流行本 。
经典|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文章图片

讲行孝道的道理和方法
顾名思义 , 《孝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行孝道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 《今文孝经》共分十八章 , 第一章〈开宗明义章〉总述孝的宗旨和根本 , 是全书的总纲;第二至六章顺序是〈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 , 分别论说由天子到一般平民百姓等五种社会阶级应有的孝行;第七至九章分别是〈三才章〉、〈孝治章〉、〈圣治章〉 , 阐述孝道对政治的意义和作用 , 提出统治者可利用孝道 , 使天下得到治理;第十章〈纪孝行章〉、第十一章〈五刑章〉 , 论说应如何行孝 , 以及何谓不孝;第十二至十四章分别为〈广要道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 , 进一步阐述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立身行道 , 扬名于后世”两句话中的涵义;第十五至十八章分别为〈谏诤章〉、〈感应章〉、〈事君章〉、〈丧亲章〉 , 主要论述行孝道的具体方法 。
经典|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为何是仅仅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文章图片

分辨那些为统治者服务的观点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一环 , 也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均应重视的美德 。 《孝经》中有关“事亲”、“行孝”的道理 , 的确值得我们珍视 。 不过 , 对这部备受历代帝王推崇的古籍 , 我们也要清楚分辨那些为统治者服务的观点和内容 , 才能算得上真正了解它的本质 , 了解它受到历代帝王“欢迎”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