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瑰宝荟萃: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与典藏
_原题为 瑰宝荟萃: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与典藏
紫禁城 , 作为一个文化整体 , 首先体现在建筑文化上 , 其次典藏有汇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各类载体——可移动文物 , 再次为无形的明清历史文化脉络 , 它们共同展现与诠释着先民的价值观与生产生活方式 。 为方便保管与研究 ,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从材质与形态上将藏品186万余件(套)分为25大类 , 如青铜器、玉石器、法书名画、陶瓷器、珐琅器、漆器、金银器、服饰、家具等 。 而从功能属性上 , 大体上又可分成六大类别 。
第一类是国家政权的象征物 , 古代礼制的实证 , 如各种礼器、皇帝御玺、卤簿仪仗、皇帝礼服等 。 中国是礼仪之邦 , 诸礼存诸典籍 , 也昭显于器 , 即“器以藏礼” 。 特殊的重器成为国家的象征 , 如传说大禹铸造九鼎 , 历传于夏商周 , 所以后世均大力搜求钟彝鼎鼐 。 为记述三代以上文化气象 , 宋徽宗敕编《宣和博古图》 , 吕大临著《考古图》 , 清乾隆帝敕编“西清四鉴” 。 因而 , 青铜礼器成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重要文物 。 玉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 君子比德于玉 , 历代帝王广泛搜求玉器 , 皇帝御玺也主要以玉为之 。 传说秦代李斯所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 , 历代帝王孜孜搜求不得 , 但均沿袭天子六玺并不断增益 , 作为王朝发号施令的权力象征 。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圭璋璧琮等玉器 , 是先民敬天礼地之物 。 清王朝御玺“二十五宝”至今如数保存在故宫 , 是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权力中枢运行的重要物证 。
【紫禁城|瑰宝荟萃: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与典藏】服饰带有鲜明的时代表征 , 封建时代等级尊卑于衣冠一目了然 。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服饰文物 , 特别是清代遗留的帝后礼服 , 既体现了《周礼》记载的各种象征“十二章纹” , 而披领箭袖又体现了满洲的民族特色 。 帝王的威仪 , 还需要恢宏的卤簿仪仗来烘托 , 金声玉振 , 旗飘旌扬 , 表现仪式的盛大与肃穆庄严 。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成组的清代卤簿仪仗 。 清朝以骑射立国 , 十分重视对武器装备的制造、管理与使用 。 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举行阅兵与秋狝大典的戎服与各类武器等 。
第二类是生产生活实用器 , 真实反映了清代尤其是宫廷的生活习俗与风尚 。 明清帝王日常衣食住行各种用具 , 在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中占比最大 , 举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无所不包 , 尤以清代为多 。 比如帝王追求舒适与唯美的便服鞋帽、珠玉首饰、铺垫幔帐 , 以及缝纫这些成品所用的布匹丝料等 , 多达十余万件以上;各地制作的饮食器大宗瓷器 , 大量供奉内廷 , 故宫博物院典藏多达三十余万件 。 清代宫廷造办处还设立四十余个作坊 , 承制宫内日用所需 , 包括沐浴盥洗化妆器具、取暖纳凉器具、照明器具等 。 诸如满族餐饮习惯所用多穆壶、火锅等;清代盛行吸闻的鼻烟容器 , 即今人当作艺术品的鼻烟壶;传统扇子、机械风扇 , 甚至盛冰隔热的“冰箱” , 以及取暖用手炉、炭盆等 , 存量均不在少数 。 床榻、椅凳、桌案、箱柜等家具 , 故宫博物院尚存有六千余件 。 皇室生活用品优选良材 , 巧匠制作 , 精雕细琢 , 今天看来均是美妙的艺术品 , 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 。
第三类是清赏艺术品 , 如历代书画碑帖、宋元瓷器、历代玉器 , 以及时作清供 。 为怡情悦性 , 帝王们多钟情于古书画金石等 , 皇室从不同渠道汇集了历代大量书画作品 。 本朝帝王游艺翰墨的作品以及诗文手稿 , 对后世子孙而言是先王“手泽” , 必世世永宝;当朝书画大家与翰林名臣的作品也多有贡献 , 且宫内专设如意馆招揽画师大量绘制 。 对内府所藏大量书画作品 , 乾嘉时期先后敕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及续编三编 。 帝后用于创作或鉴赏书画所用的“鉴藏印”、帝后抒发情感所制的各类“闲章”等 , 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 如“为君难”印 , 即折射出雍正帝为政的心路轨迹 。 此外 , 为展现国力昌盛 , 纪功垂远 , 清朝还绘制了各种纪实性绘画 , 不仅具有艺术价值 ,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除了书画以外 , 历代玉器、清雅宋瓷等也被视为珍奇雅玩搜罗入宫 。 清帝还敕令研发新品 , 成为时兴之作 , 如清代创制的画珐琅器、玻璃器等 , 以及巧制雅做的把玩陈设玉器、漆器、瓷器、盆景、牙角器、墨砚等 , 皇帝认为这些作品“宜子孙”而令“子孙永保” 。
推荐阅读
- 岳云鹏相声春晚作品曝光,与搭档孙越合作,马志明石富宽名家荟萃
- 唐山站里群英荟萃《欢唱大篷车》实力在线
- 《披荆斩棘的哥哥》总决赛官宣阵容,群英荟萃,众星加盟
- 变局|《紫禁城》音乐专辑阵容曝光,12位实力唱将齐聚,令人期待
- 湖南卫视|中秋晚会节目表曝光,八台晚会群英荟萃,周深成“大赢家”
- 周深|周深刘宇宁黄明昊容祖儿加盟湖南卫视817晚会,视听盛宴群星荟萃
- 聂远|《上新了·故宫3》邓伦、聂远、何穗探寻紫禁城的金榜题名印记
- 石别|600岁的紫禁城 究竟还隐藏着哪些秘密
- 展览|一票难求!紫禁城六百年大展落幕,为何这么火?
- 灰土|“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