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三 )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意大利人送别前往中国的“维苏威”号军舰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八国联军枪决义和团拳民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抗战初期 , 中国军队抵御日军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亲日官员在餐馆吃饭时被击毙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日军攻入复旦大学校园
《西洋镜》和《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不仅很多有价值的视觉文献 , 文字部分也翻译出大量有用史料 。 以《西洋镜》第十九辑《〈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1876—1878》为例 , 就刊载了当年这本先后在日本、上海出版的刊物的五卷三十期内容 , 广泛涉及上海、北京、苏州、广州、厦门、宁波等城市景观、社会生活方式 , 重要中国官员、传教士、外交官及“洋枪队”头目等的生平介绍 。 其中关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与清政府进行“马嘉理事件”交涉时 , 率使馆官员撤退上海的报道 , 恰与我上一阶段研究课题相吻合 , 从中也可看出当年租界外侨对“马嘉理事件”和对威妥玛的看法 。 《远东》是编给外侨阅读的 , 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外国人一边的 , 书中有相当篇幅对早期中美贸易做了专题连载 , 对了解西方人在打开中国门户时的各种考虑和算计 , 是很好的补充 。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 1876—1878》
《远东》中载有当年中英、中美贸易的大量数据——包括中国进口的鸦片、纺织品 香料、药材的价格和数量 , 中国出口的茶叶、棉纱及棉布、丝绸的价格和数量 。 我在从英美两国的货品中 , 还发现了1837年7月之前中国进口胭脂虫红颜料的数据 , 时至今日 , 胭脂虫红还是制作食品和高级化妆品时优先使用的添加剂 。 又如 , 《远东》刊载对当年著名中国十三行商人潘仕成、著名洋务企业家唐廷枢、著名律师伍廷芳等杰出中国人士的介绍——想想 , 伍廷芳进入李鸿章幕府是1882年的事情 , 担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的公使是1896年的事情 , 担任南方民军全权代表 , 与袁世凯派出的北方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议和谈判 , 达成袁迫清室退位 , 赞成共和 , 即选其为大总统的政治方案是1911年的事情 , 参加孙中山“护法运动”是1917年的事情 , 而在1878年1月 , 《远东》把他以“中国第一位律师”介绍给读者 , 显然是很有远见的 。
姜鸣|姜鸣︱开阔我们近代史视野的“老照片猎人”
文章图片

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
应当承认 , 西人报刊记录中国 , 往往会有他们的偏见和误解 , 但大部分报道的内容还是可靠的 。 我曾经对部分内容进行过核对 。 比如法国《政治文学年鉴》发表的《与李鸿章在北京的一次晚宴》一文提到 , 1895年11月16日晚上 , 法国使馆举行了盛大晚宴 。 宾客之中有李鸿章和总理衙门的大部分成员 。 虽然李在中日战争惨败之后被剥夺了直隶总督头衔 , 褫去了黄马褂和三眼花翎 , 但他已经开始重新获得当权者的宠幸 。 李鸿章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 。 父子俩待到十一点之后才离开 。 李鸿章甚至可能想待得更晚一点 。 但是他次日六点就得进宫“吃供肉” 。 查证《翁同龢日记》 , 11月17日是十月初一 , 又叫寒衣节 , 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 正是祭祖的日子 。 那天大臣们“飨太庙 , 卯初二刻 , 坤宁宫吃肉” 。 换算下来 , 卯初二刻为早晨六点半 , 时间完全吻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