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间|谱牒研究:因仕宦而定居宣城的家族
_原题为 谱牒研究:因仕宦而定居宣城的家族
石 巍
第811期
宣城 , 古名宛陵 , 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皖南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 , 气候温暖湿润 , 自然条件优越 , 宜稻宜桑 , 物产丰富 。 历史上因为宦宣城而定居在这里家族的不在少数 。
最早的事例可追溯到东汉 。 据宣城《宛西童氏宗谱》记载 , 东汉元兴年间 , 童恢任丹阳太守 , 后代因此定居宛陵 。 据《后汉书?循吏传》载 , “童恢 , 字汉宗 , 姑幕人 。 初仕不其令 。 青州举尤异 , 迁丹阳太守 , 以暴疾卒 。 ”
【年间|谱牒研究:因仕宦而定居宣城的家族】
文章图片
宛西童氏始祖童恢画像
据旌德《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 , 南朝时期 , 江淹任宣城太守 , 次子荃定居宣城东门 , 后五世孙江韶 , 从城内迁居旌德县江村 。 《宛北陈氏宗谱》记载 , 唐大历年间 , 陈少游任宣歙观察史 , 其后代曾孙轩公定居宣城 。 《甘棠崔氏宗谱》记载 , 元和年间 , 崔群任宣歙观察使 , 少子励生长幕府 , 钟爱宣州山水佳丽高爽清凉 , 后代随定居宣城 。 《槐荫徐氏宗谱》记载 , 南唐时 , 魏王徐知证任宣州节度使 , 卒葬宣州 , 次子思孝率子孙定居宣城 。
文章图片
宣城崔氏始祖崔群画像
《雁翅唐氏宗谱》记载 , 南宋 , 唐太岳任宣州节度使 , 遇元兵南侵 , 战死宣城 , 后人因此定居宣州 。 《慈溪李氏宗谱》记载 , 北宋丞相李纲幼子实之公 , 宦游宁国 , 遂家焉 。 《鲁墨钱氏家谱》记载 , 宋有良范公官宁国军节度推官 , 其季子公佐随父任 。 爱鲁墨山水 , 迁居于此 。 《宛北仓屋嘴陈氏宗谱》称其始祖明中宋末任宁国知府 。 明代第一任知府黄荣祖、第二任知府陈灌其子均定居宣城 。
文章图片
宣城黄氏始祖黄荣祖画像
直到清朝 , 亦有官员定居宣城者 。 咸丰年间宁国知府邓瀛 , 字登三 , 福建上杭人 , 任宁国知府 。 在黄渡宛村置业 , 其九子心蓁居宣城 , 其弟省三也于同治四年迁居宣城小东乡白洋团宛村 。 其曾孙邓亮 , 字佑清 , 号寅葛 , 民国时 , 曾任休宁、黟县两县县长 。 光绪年间 , 无为人齐德纯任宣城教谕 , 后代亦定居宣城 。
现将笔者所掌握的家谱资料中涉及到此类情形的内容整理如下表:
从上述事例分析 , 官员及其后代定居宣城 , 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庐墓守墓 , 古代官员卒于为官之所后 , 因财力等原因无力迁葬原籍而葬于任所 , 子孙因恪守孝道 , 庐墓守墓 , 遂定居此地 , 以备祭扫 , 如丹阳太守童恢、宁国知府黄荣祖的后代 。 二是置办产业 , 因宣城土地肥沃 , 官员们于此处置办产业 , 后代遂再此定居 , 如唐名臣韩愈的父亲和兄长为官金陵 , 在邻近的宣城置办产业 , 韩愈幼年时期遂在此定居 。 又如南唐李煜弟李从镒封邓王 , 出镇宣城 , 子孙因避祸改称宣城邓氏 , 后分迁各地 。
文章图片
《宛西童氏宗谱》里记载的童恢四子
不过宋以后迁居宣城的家族却大多资料详细 , 且有多方文献的印证 , 基本可视为信史 。 试以新发现的《泥湾林氏宗谱》作一分析 。
泥湾社区现属双桥街道 , 位于宣城城东 , 地处水阳江冲击平原 , 土地肥沃 , 宜稻宜桑 , 自古人烟辐辏 。 城东五里句溪与双溪分岔处有土山 , 山势平坦 , 周边多巨姓望族 , 如著名的双溪施氏、华谷徐氏、土山刘氏均世代在此繁衍 , 成为居住在这里的大族 。
推荐阅读
- 型男主播闪电宣布退社!弃电视台高薪转职大学研究员…震惊全日本
- offer3开播引热议!研究生嘉宾被指不够格,湘雅博士表现垫底
- 戈壁归来 热血不灭弘则研究天路之行·英雄会 圆满落幕
- 那英慧眼识珠,守护梦想开花
- 舞者|舞蹈综艺荧屏battle,20年间不断破题
- 晨光曲|舞蹈综艺荧屏battle,20年间不断破题
- 封杀|高晓松已经被封杀,被历史研究院直接点名,在节目里扭曲历史
- 点名|高晓松难逃一劫,被历史研究院官方点名,直言:“奇谈”谬论
- 美食|杨幂在家无聊研究做饭,晒出自己做的美食,夸赞自己“厨艺精湛”
- pd|综艺“男四号”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