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

_原题为 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 , 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 至今尚在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 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 , 长城修筑则进入第一个高潮 , 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 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 , 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
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
文章图片

之后的各朝各代 , 对于长城都有修建 。 其中 , 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 。
【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明朝早期最大的威胁就是盘踞在北方的蒙古族 , 所以 , 明朝统治者倾全国之民力 , 在北方交界修筑了长城 。 但是 , 说起明朝北方边防 , 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戚继光 , 戚继光对明朝北方防务做出了杰出贡献 , 尤其是在加固蓟镇长城上 , 戚继光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
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
文章图片

朱元璋建国后 , 派徐达等人修筑了包括蓟州长城在内的二十九处长城关隘 。 在朱元璋之后的几位统治者虽然也一直在修建长城 , 但是 , 其工程的规模都不大 , 真正称得上大规模的长城修筑还得是隆庆年间戚继光完成的 。 戚继光修建的长城十分复杂 , 从城墙、地台、烽火台等一应俱全 , 基本满足了所有的御敌与通信条件 。
在修筑长城前 , 戚继光曾来到塞外实地考察 。
考察之后 , 他觉得:此前明朝修筑的长城高度不够 , 厚度也不够 , 而且随着年久失修有许多部分已破败 , 根本就没有抵御入侵的效果 。 除此之外 , 明朝长城中虽然有些“小台” , 但是 , 这些“小台”的作用着实有限 , 既不能让士兵藏身其中 , 又无法储备大量的军备物资 , 并且 , 每个“小台”之间又没有直接的联系手段 , 蒙古人若是入侵 , 只要万箭齐发 , 长城上的守军就无法抵御 , 根本没有辅助作战的意义 。
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
文章图片

在了解到蓟镇长城的缺点后 , 戚继光上奏道:“蓟镇长城长达两千里 , 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损坏 , 与其每年翻修毫无收益 , 倒不如提高城墙 , 修建高五丈的三层烽火台 , 每个烽火台中能够容纳百人 , 站在台上视野宽广 , 烽火台又能储备充足的军粮武器 。 ”隆庆批准了戚继光的工程 , 在隆庆三年 , 戚继光带着兵卒民夫来到蓟镇开工 。
经专家鉴定 , 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 , 障墙、文字砖、挡马墙 , 被誉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 。 它依山设险、凭水置塞 , 雄城崎岖似钢墙铁壁 。 雕楼林立 , 如甲兵护卫 , “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 并且 , 以其视界开阔、敌楼布满、修建防护系统功用独特而著称于世 , 是现保留最无缺的一段明长城 , 连外国人来之看后都无不称奇 。
长城|戚继光给后世留下一伟大建筑,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至今尚在
文章图片

戚继光亲自作为督工 , 要求极其严格 , 对工程的每个部分都力求尽善尽美 。 戚继光命人将城墙的类型分为三等 , 两侧都有砖头的叫做一等墙 , 单侧有砖头的叫二等墙 , 未包裹砖头的石头墙则为三等墙 。 并且 , 所有战略要地的城墙全部采用一等墙 , 有工人偷工减料一律严惩不贷 。 并且 , 除了城墙外 , 戚继光还监督修建了若干空心敌台 。
那么 , 何为空心敌台?其实 , 就是前文我们说到的五丈三层的中空烽火台 , 在戚继光的《练兵杂纪》中就有对空心敌台的描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