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开颅,术后震颤即停!


|不用开颅,术后震颤即停!
本文插图

10月17日 , 华南地区首例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手术成功开展 。 据悉 , 此前国内仅有两家医院利用磁波刀技术治疗帕金森病 , 佛山市中医院为国内第三家 。 手术的成功 , 是该院在创建高水平医院实施“登峰计划”的又一新突破 。
患病8年震颤越发明显 , 磁波刀治疗效果立现
今年61岁的罗先生患帕金森病长达8年多 , 近来震颤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 更可怕的是 , 虽然坚持服药 , 但是药物控制的效果越来越差 。 难以控制的震颤症状已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 连吃饭、喝水、写字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困难 。
前段时间 , 听说佛山市中医院可以通过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 , 于是罗先生第一时间报名 , 并通过了多轮评估后 , 成为此次华南地区首例磁共振引导下经颅聚焦超声治疗帕金森病手术的受益者 。
【|不用开颅,术后震颤即停!】10月17日上午 , 手术在佛山市中医院磁波刀治疗中心进行 , 佛山市中医院院长何明丰到场督战 。 磁波刀由磁共振检查和聚焦超声治疗两部分组成 。 病人首先躺在治疗床上 , 头部固定在一个类似头盔形状的治疗仪器上 , 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随时与医生交流 。
随后 , 所有准备就绪后 , 专家们开始通过清晰的磁共振图像精准找出位于丘脑腹中间核的靶点 , 通过电脑规划好治疗方案后启动手术 。 术中 , 上千束高能超声波在医生的监视下 , 犹如一把隐形的手术刀 , 穿过颅骨聚焦在靶点上进行消融 , 温度达到56到57摄氏度 。
每一次靶点消融后 , 专家们都会进入治疗室 , 询问患者情况 , 并通过让患者反复握拳等动作 , 即场检验效果 , 再根据病人情况 , 在4×10×10毫米大小的腹中间核中进行微调 , 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经过三次的重点消融 , 两个多小时后 , 治疗顺利结束 。 罗先生微笑着走出MR室 , 向众人展示 , 原本颤抖不已的右手已经安静下来 , 并能从容描画出螺旋曲线、直线以及米字等 , 与术前画下的歪歪扭扭的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 同时 , 给杯子倒水也非常稳定 。
帕金森发病年增10万 , 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据了解 ,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主要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 , 严重者甚至无法进行精细活动 , 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
佛山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吴海科主任中医师表示 , 帕金森病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控制 , 但对于药物难治性的患者 , 则要通过神经外科开颅或钻颅手术控制症状 , 有时还需植入设备 , 风险较高 , 且费用昂贵 , 对于很多病人来说难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而磁波刀作为最新的技术之一 , 具有无创、精准、安全、高效等优点 , 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
“头部磁波刀治疗比体部磁波刀治疗难度更大 , 通常超声是不能穿透骨头的 , 但低频超声比高频超声通透性好 , 有部分还是能穿透颅骨 , 这项治疗约有15%的超声能突破颅骨聚焦到靶点上实现消融 , 这就是这项‘黑科技’的关键所在 。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磁波刀中心主任周守国也指出 , 该项治疗病人既不需要开颅、也不需要全身麻醉 , 术后感染、出血等风险程度极低 , 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 费用也较脑深部刺激器(DBS)植入等手术低 。
头部磁波刀目前主治:帕金森震颤和特发性震颤症
佛山市中医院2017年引进华南地区首台磁波刀治疗系统 , 已率先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如今 , 头部磁波刀的成功治疗 , 又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 , 今后将会惠及更多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 。
周守国介绍 , 目前头部磁波刀主要治疗震颤症状 , 比如帕金森病震颤和特发性震颤症 , 特别是药物已难以控制的中晚期患者 , 在国内外都有较成熟的经验 。 未来该院将计划创建帕金森治疗中心 , 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治疗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