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117 条举措赋能未来之城

全方位多维度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围绕东部新区要塑造什么样的城市形态、东部新区拿什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做贡献来双向破题 , 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授权赋能 , 支持东部新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 。”10月27日 , 成都市解读《关于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的意见》(下称《意见》)新闻发布会上 , 主发布人、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尹朝银开门见山 。
10月20日 , 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意见》 , 以极大力度向新区授权赋能 , 大力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程文雯
看格局 为什么要大力支持东部新区建设
《意见》对东部新区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尹朝银的解读是:站位全局 , 以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发展为己任 , 充分授权赋能 。
力度为何如此大?“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 是贯彻‘成都东进、重庆西扩’精神 ,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决定和创新性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
《意见》明确 , 支持东部新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形成引领全省辐射西部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高能级发展平台、建成成都与重庆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 。到2025年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30年初步具备承载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能力、到2035年率先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
定位源于新区的发展使命 。张国华分析 , “成都东部新区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 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打造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 具有极强的国际高端要素吸引集聚能力和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力 。”
成渝地区间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东部新区将推动成渝地区间构建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 , 推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链 。”张国华说 。
看亮点 全方位多维度授权赋能
《意见》包括了14个方面117条 , 张国华总结了四个特点:“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突破度”大、“获得感”强 。
以人才招引为例 , 《意见》抓住了“人城产”营城逻辑的牛鼻子 , 提出东部新区人才引进要参照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人才引进的探索 , “这一点在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的 。”张国华说 。
此外 , 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 , 《意见》围绕政府改革 , 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上充分体现小政府大服务理念 , 制定了试错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 , 为成都东部新区在中西部地区打造具市场活力新城奠定良好的政策导向 。
尹朝银透露 , 《意见》还明确从今年起5年内 , 除中央、省分享税收外,市级财政分享成都东部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 在扣除规定计提后全额返还 。“把东部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 。”
产业方面 , 《意见》明确培育工业互联网、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基地 , 支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 , 布局建设5G精品网络、双千兆网络 , 为外向型园区及企业设立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 , 开展6G网络试验验证 。
看落地 将能够赋予需要赋予的市级事权全面下放
当前“十四五”规划编制正紧锣密鼓 , 该如何结合规划编制支持《意见》落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