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咨桐|16岁,他成为雨花台最年轻烈士

_原题为 16岁 , 他成为雨花台最年轻烈士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张特殊的照片 。 照片上的少年稚气未脱 , 眉眼俊秀 , 但眼神坚定 , 照片背面写着“长别人世”四字 。 这是雨花英烈袁咨桐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 这时他只有16岁 , 是雨花英烈中最年轻的一位 。
袁咨桐是贵州赤水人 。 1924年 , 他在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创办的达德小学读书 。 大革命失败后 , 袁咨桐随黄齐生辗转来到南京 , 后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小学部 。 在这里 , 袁咨桐立下要为天下人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 坚定地走上了革命之路 。 1930年初 , 袁咨桐升入晓庄附属劳山中学并担任地下团支部书记 。 就在这一年 , 袁咨桐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 先后两次被捕 。
1930年5月 , 袁咨桐第一次被捕后 , 首都卫戍司令谷正伦的妻子以同为黄齐生学生的“师姐”身份 , 两次找袁咨桐谈话 , 企图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仰 , 均告失败 。 后来袁咨桐在家人保释下得以出狱 。 出狱后他继续坚持斗争 。 三个月后 , 袁咨桐再次被捕 。 黄齐生亲自找到谷正伦 , 以同乡及师生关系 , 替袁咨桐说情 。 谷正伦提出条件 , 只要袁咨桐履行“自首”手续 , 即可释放 。 被袁咨桐严词拒绝 。
在狱中 , 他给二哥写了一封家书 。 信中写道:“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 , 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 , 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表明了他革命到底、视死如归的决心 。
敌人见劝降无望 , 决定对袁咨桐处以极刑 。 根据当时法律 , 未满18岁不能判死刑 , 敌人无耻地把他的年龄由16岁改成18岁 。 临刑前夜 , 袁咨桐在自己的照片上写下“长别人世”四字 , 交给难友 , 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 1930年9月 , 袁咨桐牺牲在雨花台 , 年仅16岁 。
【袁咨桐|16岁,他成为雨花台最年轻烈士】人们永远怀念这位少年英雄 。 2014年清明前夕 , 当代著名作家何建明参观雨花台后写下:“袁咨桐的青春之花过早地凋谢却独放其美 。 为了信仰而英勇献身的人生之美 , 如万丈光芒 , 它足以让一个冰寒的世界融化成碧波荡漾的暖江 , 也可使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 这样的美 , 令人敬仰和崇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