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从江南贡院中寻找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印记,到秦淮河畔边聆听《儒林外史》的“幕后故事”!
_原题为 从江南贡院中寻找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印记 , 到秦淮河畔边聆听《儒林外史》的“幕后故事”!
《郑和远航》七下西洋 , 从这里出发;吴敬梓举家搬迁 , 在此著成《儒林外史》;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 , 见证了古代科举制度 。 这里就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 有着“天下文枢”等美誉的南京 。 让我们一起跟随栏目组的镜头 , 带着书本中的问题出发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郑和七下西洋 , 他所乘坐的宝船多“豪华”?
文章图片
明朝永乐年间 , 一次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拉开了帷幕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 。 书本旅行团跟随栏目特邀学者郑宽涛老师一起来到了宝船厂遗址 , 找寻一下与当年郑和航海相关的一些痕迹 , 看看当时他们乘坐的宝船究竟长啥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年郑和出海 , 共有两百余艘船只 ,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宝船”了 , 据史料记载 , 大号宝船长148米 , 宽60米 , 上甲板的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 “宝船”是郑和船队中体积最大的船只 , 相当于现在的旗舰或主力舰 , 用于领导成员和外国使臣乘坐 , 是船队的核心 。
没有照片没有二维码 , 古代的准考证长啥样?
文章图片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曾对江南贡院进行了生动描写 , 在其中一个名为《王子安》的篇章中 , 他详细地刻画了清朝时期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 。 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 。 在没有照片没有二维码的古代 , 考官该如何确认考生身份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特邀学者周道祥老师向我们讲解道:古时候的准考证又称为“亲供单” , 虽然只是一张纸 , 但包含的信息量可是非常大!上面不仅写了考生的籍贯、年龄、身高等 , 还有关于外貌的描写 。 比如这个人的脸型是圆脸还是方脸?眼睛是大还是小?肤色是白还是黑?是否有刀疤?或者有胎记?甚至连痘痘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
可如果有长得相似的人该怎么办呢?别担心 , 这张单子上还清楚的写了考生的祖父、曾祖父、老师以及保人、街坊四邻的名字 , 所以即便是外貌相似 , 仔细对照也还是可以分辨的 。 我们在脑海中想象 , 古代的准考官一边看着文字 , 一边仔细打量眼前人的相貌 , 现场一定十分有趣!
推荐阅读
- 因经费太高而停播的综艺,当初可是火遍大江南北,实在是有些遗憾
- 孟子义:找过爱方知爱可贵
- 停播|因经费太高而停播的综艺,当初可是火遍大江南北,实在是有些遗憾
- 范进中举|千年不变神剧本!当奥运冠军变成“范进中举”
- 食用|防范进口冷链食品传病毒 疾控提15条食用建议
- 兜游江南美食|淮扬菜大厨做泰州地道家常土菜烧小公鸡,加了它!清爽软糯有营养
- 江南都市报|南昌首针!这种疫苗来了
- 小杂船|长江南通段生态修复见闻:昔日“伤疤”变绿地
- 乾隆下江南|《万笏朝天图》再现乾隆下江南
- 江南都市报|前方“膏”能,11月11日江中二附院第二届膏方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