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薄胎朱泥是否是最适合泡台茶的紫砂壶型
问为什么之前先确认是不是。------第二天补充分割线------一个茶泡的好不好喝,有三要素:心情、手法、茶具。以上是骗你的。一个茶泡的好不好喝,三要素是:茶量(茶水比)、水温、时间(浸泡时长)。(同一个茶同一种水的情况。)茶具当然影响。茶水比可以用茶量来调节,大壶投茶多,小壶投茶少。而浸泡时间主要靠人掌握,所以除非茶壶口极细不能迅速出汤,否则这个也问题不大。茶具最核心的影响乃是水温。这里的水温不是指冲入水温。(我们说一般绿茶用80-85度水冲泡,乌龙茶用100度水泡是指冲入水温。)而是指浸泡水温的那条曲线。从茶接触水开始的水温到出汤时的水温。冷的壶/盖碗会在第一时间吸收热量。在没有烫洗就冲茶的情况下,其吸收的热量和其质量以及比热容相关。而初始水温则和水量、茶具吸收的热量有关。而烫热茶具有助于提高初始水温,泡出茶叶的香气。这里面如果你指烫洗一遍壶的话,这个相关性虽然减小,但仍有影响。比热容越大,质量越大的茶具越不容易烫热。泡茶也就越不起香。所以功夫茶要求用小碗小壶小杯。这是必然的选择。在比热容材质和质量上,薄胎瓷器有天然的优势,它更致密,导热性好。所以容易起香。因为香气往往是水温曲线的峰值决定的。(然而你说你紫砂壶多烫几遍烫的非常热,可以避免这问题,我也接受)。但除了香气,还有茶味。茶味的浸泡很有技巧。水温越高浸出茶汤物质越快。但薄胎瓷器盖碗由于口盖大,壁薄,导热快,所以水温曲线下降的较快;而紫砂壶的多孔隙结构,则导致升温后的紫砂壶降温更慢,也就是更保温。所以如果茶需要泡到相同的“浓度”,紫砂壶所需时间更短。过长时间的水温曲线,会使得更多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味,尤其是酯型儿茶素泡出来。这是导致茶汤苦涩的物质。所以我们希望用紫砂壶缩短“泡茶够浓的时间”。所以总结这个现象,我们说薄胎盖碗更易起香,紫砂壶泡茶则味更醇。好回到题目,题主所说薄胎红泥,一来比热容在紫砂里算高,材料算致密,而由于薄胎其质量也小。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少。所以初试温度高;而由于其壶型和紫砂的多孔特点,散热亦不快,符合以上说的两条。可以说兼具薄胎盖碗和紫砂壶的优点。所以说“薄胎朱泥小壶”是泡茶利器。这个是完全可以的。然而是不是泡台茶,有无什么别的方案,就是其次了。以上。
■网友四十一
薄胎并没有说法说一定最适合泡什么茶
■网友四十一
我喝不出区别,我认识的专家也没人喝的区别。一般忽悠和小白能喝出来。
■网友四十一
不是中薄胎朱泥壶最适合泡台茶,而是中薄胎朱泥壶最适合泡青红黑白黄绿一切种类的茶。
【中薄胎朱泥是否是最适合泡台茶的紫砂壶型】 壶和盖碗PK泡茶功能,壶肯定是更好用的(坚信紫砂有毒,用紫砂喝茶无异于自杀的茶友或者坚信只有一次烧成的壶才能用来泡茶的请忽略这句话)。盖碗的缺点,主要是最后几道需要半分钟以上闷泡的时候。闷泡会导致碗沿烫手,并且盖碗的热量散失更快,影响闷泡效果。壶的缺点是投茶和看叶底不如盖碗方便,除了这一点,其余都是优点。
朱泥壶多为小品,薄胎朱泥壶基本全是200毫升以内的小品壶。薄胎朱泥小品壶最适合泡茶,不是说这个壶泡出的茶最好喝,而是这个壶泡茶时最顺手,最好用。紫砂小品在出汤时,一般都是单手操作(用同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壶把的上部,食指按往壶钮),如果壶自身比较重,壶内又注满了水,就会相当累手。朱泥薄胎作品由于自重很轻,泡茶时就不会有累手之虞,同时出水、收水也更加灵活。
■网友四十一
比较适合泡铁观音,当然还要挑一下款式。薄胎并不会决定是不是更适合泡茶,只会体现作者技艺比较高,越薄越难做。泡生普洱我还是喜欢用段泥。泡熟普洱我喜欢紫泥的壶。
推荐阅读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否真有此事?
- 越女: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否真有其人
- 一版人民币五千元蒙古包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 咸丰帝神秘死亡之谜 是否真与慈禧太后有关系?
- 清朝检查新娘是否处女 全靠一张手帕
- 古代最早婚前裸检 检查皇后候选人是否处女之身
- 多尔衮和孝庄是否成过亲
- 历史上姜子牙是否真像封神榜里说的那么厉害
- 甄嬛害死雍正时 妃子们是否知情?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