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无人化、储粮智能化……中国粮食产业走向智能化( 二 )


此外 , 该系统还能及时向物流管理单位提供货品交接信息 , 并实现人员应急通信、应急调度管理等 。
交易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 该系统由北斗粮食应急服务平台软件、北斗粮食应急管理软件、卫星集群通信设备、车载多模信息终端、便携北斗信息终端等组成 。
其中 , 北斗粮食应急服务平台软件运行在中心服务器 , 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数据交换 , 实现数据读取和应急管理信息推送 , 为所有粮食应急管理软件、车载多模信息终端、便携北斗信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 。
北斗粮食应急管理软件则通过网络和北斗卫星短报文与其他管理节点通信 , 实现应急情况下的业务管理 。
安装在各管理节点的卫星集群通信设备 , 为北斗粮食应急管理软件提供北斗通信服务 。
【|农场无人化、储粮智能化……中国粮食产业走向智能化】此外 , 车载多模信息终端固定安装在自有车辆 , 通过操作显控平板实现粮食应急运输 , 并提供位置监控、视频监控、货仓温湿度监控、SOS等服务 。 而遇有紧急情况时 , 便携北斗信息终端可方便地安装在社会临时征用车辆 , 通过操作显控平板实现粮食应急运输 。
交易会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系统的应用及其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 , 能够保障粮食运输实现灾时应灾、战时应战 。 ”
3 储粮新科技 , 节粮减损的粮仓管家
长宽各数十米 , 高七八米的高大粮仓内 , 静静躺着数千吨粮食……这是粮仓中常见的场景 。
过去 , 给粮仓“体检”可是个体力活儿 。 粮仓内温度、湿度如何 , 通风怎样?检测起来细致繁复 。 别的不说 , 光长长的温度计 , 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插上一根 。
而如今 , 想要了解这些 , 工作人员不必亲临现场 。 上百个粮温传感器分布在每个粮仓不同位置 , 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 , 就能看到仓内各处的粮温变化 , 水分等情况也一目了然 , 方便及时采取措施 , 有效防止虫害、霉菌发生 。
如今 , 我国很多粮库实现了智能化 。
在智能化粮情监控中心粮情检测操作平台上 , 智能粮情、智能安防、数量测量、智能通风、智能空调等多个模板一应俱全 。 智能化粮库所有仓房全部安装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和智能粮情监控系统等设备 。 借助这些新科技 , 冬季积蓄冷源 , 夏季智能环流 , 使粮食始终保管在“空调房”里 , 实现绿色准低温储存 。 这不仅有效降低储粮损耗 , 还大幅降低了粮食生虫、霉变的概率 , 保障了每一颗粮食的品质 。 而在线监控不仅能查看粮温等信息 , 通过摄像头 , 放大后甚至能清晰看到单颗粮食 。
储粮解决了 , 守粮怎么办?
当粮仓内开展磷化氢杀虫等危险性工作时 , 由于气体的毒性 , 工作人员不能进入 。 这时 , 就轮到巡仓机器人出场了 。
由浪潮设计研发的巡仓机器人 , 是一款综合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智能巡逻机器人 。 采访人员在交易会现场看到 , 这个机器人身姿小巧 , 有一对呆萌的大眼睛 , 正在工作人员操控下 , 灵活地在地面穿行 。
工作人员介绍 , 它的两个大眼睛 , 分别是高清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 。 高清摄像机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 , 红外摄像机则可以感应温度、检测体温、检测火情等 。 大眼睛下面 , 是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云台 , 云台下面则有四个全景相机 。
整个巡仓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 , 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保护、自主识别等能力 , 可帮助粮库完成基础性、重复性、危险性的安保工作 , 是保卫巡逻的粮仓“小卫士” 。
作为一名仓储保管员 , 是否时常害怕不能及时掌握飞速发展的储粮新技术?
不用担心 , 粮情检测分析决策系统来帮你 。
这一系统能对粮堆发热点自动预警 , 分析粮堆结露的可能性;能自动标识低温仓、准低温仓、控温仓 , 对储粮管理工作进行辅助评价;能开展控温效果分析、热传递转移规律分析和储粮稳定性分析;能指导仓储保管员应用储粮新技术;还能自动获取粮情数据 , 剔除有误数据……有效解决传统粮情测控系统分析、预警、决策功能薄弱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