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头疼昏晕,胸闷气短,古今入藏军队如何面对高原反应考验
_原题为 头疼昏晕 , 胸闷气短 , 古今入藏军队如何面对高原反应考验
高原反应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 , 机体发生的一系列高原性缺氧应激反应 。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等 。
自古以来入藏军队往往得面对高原反应的考验 。
其实自古以来中原人民就对高原反应不陌生 , 如《汉书》里便记载杜钦在劝说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王莽伯父)如何应对曾叛杀汉朝使节的罽宾(位处阿富汗斯坦与克什米尔间开伯尔山口的古国)时 , 形容罽宾之所以“自知绝远 , 兵不至也”的地理因素之一 , 就是因为汉人前去时会“又历大头痛、小头痛之山 , 赤土、身热之阪 , 令人身热无色 , 头痛呕吐 , 驴畜尽然” , 详实道尽头痛欲裂、呕吐等高原反应的症状 , 也因此才将途经的崇山峻岭命名为“头痛山” 。
只是碍于古人缺乏血液循环与认识气体存在的现代医学观念 , 因此一直不明白登上高海拔地区后所产生的前述反应是怎么回事儿 , 更没法有效事前预防或事后缓解 , 只能将之归咎于“冷瘴”或“寒瘴”所害 。
文章图片
比方唐代杜佑所著的《通典》在论及吐蕃时 , 便描述道“山有积雪 , 地有冷瘴 , 令人气急 , 不甚为害” , 将教人喘不过气的高原反应推论为“冷瘴”所致 。 清代云南地理志《滇系》亦介绍得很详细 , 称人们一旦攀上白铓山(今云南德钦白马雪山)时 , 将会“人升高气喘 , 口鼻之间 , 迎风不能呼吸 , 辄僵不苏 , 土人谓之寒瘴” 。 这些“冷瘴”虽有可能亦指水土不服所产生的病症 , 但高原反应仍属大宗 , 加上古代又无高压氧能及时救治 , 故中原军队每当欲进军青海、西藏、帕米尔高原一带时 , 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冷瘴”的威胁 。
如北魏文成帝下诏征讨立国于青海的吐谷浑时 , 碰上“时军多病……今驱疲病之卒 , 要难冀之功”的窘境 , 最后只能在未消灭吐谷浑主力的情况下掳走20多万头驼马班师回朝 。 还有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六月西巡追击吐谷浑时 , 也遇上“经大斗拔谷(今陇青交界的祁连山扁都口) , 山路隘险 , 鱼贯而出 。 风霰晦冥 , 与从官相失 , 士卒冻死者太半”的险境 。
北魏与隋朝大军的损失 , 可能是高原反应与风雨引发的肺水肿和感冒使然 。 骁勇善战的唐军在对敌吐蕃时 , 亦难以完全幸免于高原反应的折腾 。 骁勇善战的唐军在对敌吐蕃时 , 亦难以完全幸免于高原反应的折腾 。 至于唐军与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多年激战 , 面临高原反应的机会自然更多 。 当大非川战役之际 , 统领唐军的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在进军乌海城前 , 告诫手下郭待封道:“乌海险远 , 车行艰涩 , 若引辎重 , 将失事机 , 破贼即回 , 又烦转运 。 彼多瘴气 , 无宜久留” , 命令郭待封在大非岭上领两万大军坚守 , 就显明薛仁贵十分清楚“冷瘴”的危害 。 唐高宗时的太学生魏元忠也曾上书论及征讨吐蕃的不利因素 , 除了“吐蕃战时 , 前队死尽 , 后队方进 , 衣甲坚厚 , 人马甚多”之外 , “又止有瘴气 , 不宜士马 , 官军远入 , 利钝难知”的环境限制 。 故唐军始终难以深入吐蕃腹地 , 只能在河湟谷地与西域拒斥吐蕃的进逼 。
文章图片
对于唐朝的短处 , 吐蕃也有所稔知 。 当吐蕃大臣论钦陵同唐朝大将郭元振谈判时 , 前者曾自信地论述吐蕃之所以能在强大唐军压力下“块然独在”的理由之一 , 正是因为“且乌海黄河 , 关源阻深 , 风土疫疠 , 纵有谋夫猛将 , 亦不能为蕃患矣” , 点明外力很难不在“风土疫疠”前铩羽而归 。 故论钦陵咄咄逼人地宣称自己若有意犯边 , “或出张掖 , 或出玉门 , 使大国春不遑种 , 秋无所获 , 五六岁中 , 或可断汉右界矣” 。 最后在郭元振的折冲下 , 论钦陵才罢兵谈和 。
推荐阅读
- 从星光大道冠军,到演出被轰台,自己选的儿媳,让大衣哥很头疼
- 《乌海》:假如生活给了你一巴掌,该如何还击?
- 偶像练习生|明星搞笑错位照,明星感觉很是头疼,但是网友却笑的很开心
- 孟子义|孟子义上电台危险发言,堪称最不配合的嘉宾,让台长汪苏泷很头疼
- 乐乐好妈咪|101岁的算命师:生肖马马马马马在11月下旬头疼,要懂得用智慧避开
- 神经外科高医生|头疼怎么办?对症处理和对因治疗要结合起来最有效
- 十八岁的天空|大橘观丨他曾凭青春剧爆红,四五年没戏拍,如今演出片段让尔冬升头疼
- 青光眼|青光眼会致盲 经常头疼脑胀 恶心乏味需警惕
- 辽宁男篮|CCTV5直播!7连胜后,辽篮终于迎来最强对手,杨鸣这下头疼了
- 颜骏凌|上港遭遇重创!颜骏凌宣布手术恐赛季报销,已返回上海治疗佩雷拉头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