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世界流感日:多扛一天 传播风险可能剧增

_原题是:世界流感日:多扛一天 , 传播风险可能剧增)
在第三个“世界流感日”到来之际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黄怡提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再加上秋冬季流感季节即将来临 , 提高大众对流感的防控意识显得格外重要 。 ”
流感≠普通感冒 , 它会人传人
季节性流感(即“流感”)常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 流感有极强的传染性 , 往往集中在冬季 , 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 黄怡教授介绍 , 流感病毒颗粒最容易通过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排出的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有时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个体或受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 流感患者在患病后3-4天内传染性最高 , 但某些患者甚至可能在症状出现(第一天)之前开始的长达的7天内就具有了传染性 。
【流感|世界流感日:多扛一天 传播风险可能剧增】流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 这五类人群得当心
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脑膜炎、脑炎、脓毒性休克……无论患者出现哪一种并发症 , 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 其中肺炎是导致流感患者出现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遭遇来自流感的威胁 。 黄怡教授提醒:“与其他群体相比 , 有五类人群危险最大 , 在流感季来临之前尤其要格外当心:处在孕期任何阶段的孕妇;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哮喘、心脏和肺部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流感接触风险较高的人群 , 其中包括医务工作者 。 流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 因此 , 对我们来说 , 保护好自己 , 就能为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建立起一道保护墙 。 ”
守卫家人健康 , 专家提醒注意“两个一”:流感第一天和第一时间治疗
流感不能小觑 ,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流感治愈率 ,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黄怡教授提醒 , “两个一”是治疗流感的黄金时间 , 要把握时机对抗流感 。
流感第一天:流感症状出现快 , 通常在感染后24小时内出现 , 持续3-8天 。 黄怡教授提醒在流感季节 , 急诊发热病例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 , 应考虑可疑流感:伴有咳嗽、咽痛等急性呼吸系统症状;近期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或活动场所已有人患病或活动场所有多人出现相似流感样症状 。 原有肺部疾病急性加重;肺影像学表现(肺CT)符合病毒性肺炎 。 老年人新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或原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 , 以及重症病例出现发热或低体温也应考虑流感的可能 。
第一时间治疗:《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19年版)》中指出 ,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
防止流感“爆发” , 及时隔离是关键
流感病毒会快速感染我们周围的人 , 确认流感后 , 患者要做好自我隔离 , 尽量避免传染给他人 , 因此限制家庭成员内部感染扩散可能避免对更广泛人群的严重影响 。
飞沫和唾液都可能传染流感 , 患者和家人要做好隔离 , 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染几率可大幅下降(流感暴露后预防) 。 面对流感我们应当高度警惕 , 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健康 ,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 , 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 。
当家里有人确诊流感 , 做好隔离是降低传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 隔离期间 , 需要注意:1. 戴口罩:流感患者最好能与家人分室居住 , 与他人同处一室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不能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 。 2.勤洗手:病毒通常也会通过污染的手接触眼结膜和口鼻粘膜传播 , 及时、正确的洗手和戴口罩同等重要 , 建议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液(啫喱)擦拭消毒 , 具体步骤可参考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改自编的洗手版《mojito》 , 教你做到“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 。 3.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随地吐痰 , 咳嗽、打喷嚏时用餐巾纸或手肘部遮挡 ,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牙刷 , 保持家具、餐具清洁 , 勤晒衣被 , 勤开窗通风 。 4.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 家中有小孩的 , 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 , 如有发热要及时为其测量体温 , 一旦有发热或同时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近去发热门诊就诊 。 5.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常备体温计 ,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 75%酒精、84消毒液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