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索南尖措的“乡土味”扶贫路
新华网西宁11月6日电(鱼昊)深秋时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处处洋溢着发展创业的激情 。
文章图片
图为黄南州泽库县扶贫产业园 。新华网发
“园区为牧户、合作社提供牛羊养殖技术指导,不仅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还借助各种经销渠道,为全县农牧民群众搭建起了畜牧业产品销售的平台 。”产业园负责人扎西加介绍说,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已初步形成牛羊屠宰加工、民族服装加工、中藏药材加工等多种特色产业,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
走进园区的一家有机产品开发公司,公司展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盒盒包装精美的酥油、蕨麻、曲拉、牛排等产品;在另一端的车间里,工人们忙着检查包装,清点发货 。
“企业开办之初只有三四个人,创业资金短缺、技术经验不足、人手又不够,幸亏有扶贫干部的帮助 。”公司董事长索南尖措感叹道 。
高挺的鼻子、黝黑的皮肤,40多岁的索南尖措穿着朴素简单 。“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很早就跑到外面打工去了 。18岁那年,我开始学着到各村收牛羊毛、酥油、曲拉等畜产品,然后把这些东西卖到西藏,靠赚差价维持生计 。”索南尖措说,走南闯北十几年,看到了很多企业通过走品牌化道路使产品有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就萌生了组织当地群众集中优势开办企业的想法 。
2012年,经过多方筹措资金,索南尖措的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此后,借助全县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东风,他积极推广泽库牦牛、黄菇、蕨麻等特色有机产品,这些“土里土气”的特产通过精深加工,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此外,索南尖措在西宁市、黄南州同仁市、泽库县等地相继开设有机畜产品直销店,销路越走越宽 。
文章图片
图为黄南州泽库县扶贫产业园 。新华网发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索南尖措不忘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奔小康,已经累计发放近60多万元扶贫资金 。
“以前放羊,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到了产业园工作,牛羊、草场入股,家里的收入也有了保障,今年家里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 。”卓玛措是泽库县泽曲镇东科日村的村民,2017年,扶贫产业园将她吸收到索南尖措的公司制作酸奶,每月有2000元收入,卓玛措的丈夫也通过就业培训拿到了驾照,在县城跑起了出租 。
据了解,索南尖措创办的有机产品开发公司自成立以来,共吸纳当地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员工,在改善他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对泽库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曾经依赖于州县扶贫部门“重点关注”的扶贫合作社,现已成为州级龙头企业,年产值近300万元 。(完)
【『新华网』索南尖措的“乡土味”扶贫路】
推荐阅读
- 探索南唐末代国主李煜的亡国之谜
- 『新华网』交易商协会:永煤控股违法违规线索已移送证监会
- 「新华网」交易商协会:永煤控股违法违规线索已移送证监会
- 新华网@“神器”助力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分选
- #新华网#发现“醉美”海东 2020中央媒体海东行采风活动启动
- 「新华网」国际油价23日显著上涨
- [新华网]全新改革!青海医保部门与药企实现直接结算
- 『新华网』羊棚变农庄 “草帽哥”的美丽新生活
- [新华网]生态青海丨乌兰县的都兰湖
- 「新华网」中石化青海公司向湟中区维新中学捐赠奖学金1.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