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衡水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11月10日 , 衡水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荣伟在新闻发布会期间说 , 今年以来 , 衡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 加强组织领导 , 强化工作措施 , 积极创新实践 , 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 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 当天 , 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衡水市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 。
社区治理|衡水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文章图片

蒲荣伟介绍 , 衡水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一核多元治理机制和“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 基本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机制 ,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建设健康发展 。 全市4992个村规民约和122个居民公约全部修订完成 , 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实现全覆盖 , 10个优秀村规民约写入河北省汇编 。 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15分钟”生活服务圈全部实现 。 全市建成区级社区指导中心1个 ,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个 , 城市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站)122个 , 居民服务网点1769个 , 服务用房面积普遍达到500平方米以上 , 超过1000平方米的达到20%以上 , 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 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 在47个乡镇62个村创建示范点 , 2766个村服务场所面积达到300平米以上 , 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5% , 超全省平均水平 。 同时 , 各地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 , 建立健全街道(乡镇)、社区、楼院长三级工作网格化治理体系 。 全市有122个社区 , 1123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 28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 , 以200户左右为单位 , 把社区划分为2000余个网格 , 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员 , 一般由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热心人士担任 , 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
社区治理|衡水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文章图片

社区治理|衡水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文章图片

衡水市民政局持续优化服务队伍 。 一方面 , 通过公开招考、机关(事业)选派、定岗竞争等办法 , 依法选聘“两委”成员、社区服务站人员150人 , 提升文化程度和政治素质 。 另一方面 , 聘请专业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 , 就当前社区治理创新、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等方面内容和进行系统培训 , 受益人数达600余人 。 市局积极打造“智慧社区” , 推动“互联网+”与城乡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 , 构架“信息多跑路 , 居民少跑腿”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 全市建成市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1个 , 街道(乡镇)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4个 , 社区信息平台50多个;12349便民服务热线覆盖全市 , 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查询信息、预约服务 , 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便民服务和政务服务 。 同时 , 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卫生计生、文体教育、法律治安等10余项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到社区 。 家政服务、维修、快递派送、再生资源回收等20余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及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和早餐点等便民利民网点逐步进入社区 。 此外 , 市局经常联合社会组织、社工志愿服务队伍等人员 , 广泛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 , 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意识 , 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 积极推动“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和户普法宣传员制度 ,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 构建大调解格局 。 全市有9个村(居)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居)” , 77个村(居)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