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节水|保定市374万亩高标准农田年节水2.24亿立方米

【高标准农田节水|保定市374万亩高标准农田年节水2.24亿立方米】_原题是:我市374万亩高标准农田年节水2.24亿立方米)
保定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近年来以实施地下水压采项目为牵引 ,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综合节水配套技术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4万亩 , 按亩均年节水60立方米计算 , 全年可实现节水2.24亿立方米 。
据悉 , 国家和我省近几年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 2018年以来 , 保定市累计实施国家、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0亿多元 , 其中 , 国家资金7.9亿 , 省级资金2.1亿 , 节水农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政策越来越有力 , 特别是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模式日益成熟 , 为谋划大项目、建设大示范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新技术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
保定市上下根据各级要求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措施在田间集成应用 , 建立“蓄—集—保—节—用”等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 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进节水农业;突出抓好节水农业重点区域、主推模式、主导作物和关键技术 , 强化集成组装、展示示范和辐射带动 , 到2019年底 , 全市采用节水灌溉耕地面积406.2万亩 。
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 , 我市统筹规划 , 因水布局 , 结合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 持续深入调整优化种植作物和品种结构 , 培育、推广高产耐旱品种 , 改进耕作栽培制度 ,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实现节水增产和节水增效的“双赢”;平原地区推广铺设地下节水管道、喷灌、微喷、滴灌、小管出流等措施;山区丘陵地区采取建设塘堰(坝)、小型拦河坝、小型集雨设施、衬砌明渠等节水措施 , 逐步形成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节水农业发展新格局 。 2019年在清苑区等10个县(市、区)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53.1万亩 , 实现节水2600多万立方米 。
高标准农田节水|保定市374万亩高标准农田年节水2.24亿立方米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