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晋作|倘若日本幕府早几年开国,倒幕运动或许不会成功

_原题为 倘若日本幕府早几年开国 , 倒幕运动或许不会成功
在一般的日本近代史书里 , 倒幕运动是明治维新之前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 以萨摩、长州为主体的改革派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危机 ,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 为明治维新铺平了道路 。 自然而然 , 萨摩、长州为主体的“萨长同盟”就成了推动日本进步的重要力量 。 在这场运动中 , 也诞生了像西乡隆盛、坂本龙马这样的维新“英雄” 。
日本近代史研究者半藤一利认为 , 这种叙述是基于“萨长史观”的历史叙述 。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 萨摩和长州的正面形象也是基于他们在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中的贡献 。 因此 , 半藤一利提出了“反萨长史观” 。 他认为 , 明治维新不过是一场暴力革命 , 只不过后人根据自身的立场给它贴了正义的标签 。 在“反萨长史观”中 , 是如何看待倒幕运动的?半藤一利对“萨长同盟”的看法又是怎么样的?半藤一利认为 , 幕府若早几年开国 , 历史没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
以下摘编经出版社授权 , 摘选自《幕末史》一书 。
高杉晋作|倘若日本幕府早几年开国,倒幕运动或许不会成功
文章图片

《幕末史》 , [日]半藤一利著 , 王琪译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 2020年10月版 。
原作者 | [日]半藤一利
摘编 | 徐悦东
高杉晋作“独自一人的叛乱”
幕府得到朝廷的敕许 , 第一次向长州派遣了征伐军队 。 此时的总参谋长是萨摩的西乡隆盛 。 西乡认为发起战争实属愚蠢之举 , 不如让长州藩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 , 因此最后并未开战 。 有关西乡的想法 , 背后有这样一个说法 。 在他与胜海舟见面之际 , 胜海舟对他说 , 今后的日本即便是由外样大名执政也没问题 , 必须起用强藩的优秀人才 , 实行共和政治 , 也就是今日所说的代议制度 , 如今的幕府已经不可依赖了 。 西乡可能是听取了他的意见 , 进而认为摧毁长州藩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 。 但他虽让长州藩自己处理 , 自然也提出了各种条件 。 不过其中并不包括降至五万石或发配至东北某地的处罚 , 第一次长州征伐就这样结束了 。
此举或多或少是对长州藩施以恩惠 。 因此之后的萨长同盟背后 , 可能也有此时长州对西乡抱有的些许信任感吧 。 总之 , 攘夷热横行的长州藩就此崩溃 。 长州曾经一度夺取政权 , 引领时代 , 却做出炮击朝廷的大逆不道之事 。 由此 , 主张回归自藩的保守派、守旧派(俗论派)开始得势 。 而所谓的明治维新史就是胜者的历史 , 从胜利者的角度来看 , 这些人就属于“俗论派”吧 。 总之 , 眼下是俗论派的人夺取了天下 。 他们开始攻击继承松下村塾吉田松阴流派的攘夷派志士 , 依次对其进行处罚 , 让他们切腹自尽 , 或将他们暗杀 。
高杉晋作提前知晓此事 , 便藏身于九州 。 桂小五郎若是回来 , 也会被杀 , 因此他逃至隐蔽的出石居所 。 伊藤俊辅(博文)带着 名叫阿梅的爱妾逃到了别府温泉 。 几乎所有领袖人才都离开了长州 。 剩下的井上闻多在逃跑之际被俗论派袭击 , 以致遍体鳞伤 , 差点一命呜呼 。 我记得战前的修身课教科书中曾经提到 , 井上当时十分痛苦 , 请求别人直接为他介错 。 由于缺少医疗用针 , 医生一边鼓励他 , 一边用细针给他缝合伤口 , 使他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
高杉晋作|倘若日本幕府早几年开国,倒幕运动或许不会成功
文章图片

倒幕运动
如此一来 , 长州藩被完全排除在历史舞台之外 , 回归到过去边境强藩的状态 。 高杉晋作创建的奇兵队、伊藤俊辅率领的力士队 , 以及游击队等过去引领时代的部队 , 也被下令全部解散 。 众人被赶出萩城 , 逃往远方 。
这些人聚集在长府的功山寺 , 商量今后该怎么办 。 但是并没有什么好点子 。 核心人物奇兵队队长赤根武人想讨好俗论派 , 来到萩城下向俗论派道歉 , 恳请他们留下奇兵队 。 藏身于九州小仓的高杉晋作听闻此事 , 认为一旦如此 , 过去的理想都将付诸东流 。 高杉说 , 如果现在还不有所作为 , 这个国家(对于当时的人来说 , 藩就是自己的国家 , 但高杉的意思是包含长州藩在内的日本国)不知会走向何处 , 于是他独自一人偷偷返回长州 。 送他离开的是一位名叫野村望东的尼姑歌人 , 她后来于高杉晋作临死之际 , 在高杉身边赠予他一首和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