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玉米种植|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老玉米变成了香饽饽

_原题是:老玉米变成了香饽饽)
“我们这儿种了多年的‘白马牙’‘黄马牙’ , 以前有收的就卖点儿 , 也没啥销路 。 现在好了 , 这玉米下地就被收走了 , 钱还给送上门 , 可是让我们尝到甜头了 。 ”家住在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闫来说 。 闫来家里种了4亩“老玉米” , 2019年 , 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与他签订了3年的订购合同 , 收入有了保障 。
“我在北京的时候 , 最想念的就是家乡老玉米那口味儿 。 ”2016年 , 瑞熠天公司总经理苑文玉选择回乡创业 , 在山区调研走访过程中 , 他了解到紫荆关、南城司一带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 , 这里几百年沿袭下来原始留种的白、黄马牙 , 是反复耕种的原生态玉米 。 这种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施的是农家肥 , 生长期比普通玉米多出两个半月左右 , 口味比较淳厚、独特 。
【老玉米种植|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老玉米变成了香饽饽】为打破山区老玉米以往只作为口粮、饲料等作物生产和销售的模式 , 走出一条依靠特色农产品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 瑞熠天公司把玉米作为深耕项目之一 , 一方面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形式 , 与紫荆关、南城司等乡镇的421户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 , 以高于市场价百分之十的价格进行收购 , 今年仅此一项为群众实现增收13万多元 。 另一方面又投资160万元 , 引进深加工玉米机械设备 , 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 , 研发了玉米大枣粉、玉米紫薯粉等23个种类的玉米代餐系列产品 , 并注册了燕下都、易谷思田等9个商标 , 开始推向京津冀及沿海市场 , 让更多的城市消费者品尝到了太行“老玉米”的新滋味 。 今年以来 , 玉米代餐系列产品销售额达到120多万元 。
在发展中 , 瑞熠天公司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及高碑店科茂种业公司开展科研合作 , 在白马牙、黄马牙、小火焰3个老品种基础上 , 又开发了紫玉米、五彩玉米两个新品种 , 推广示范种植600亩 。 “老品种与新技术、新品种的结合 , 必将带来新的收益 。 ”谈起玉米产业 , 苑文玉信心满满 。
老玉米种植|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老玉米变成了香饽饽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