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文章的剃刀边缘在豆瓣评分不高

谢邀。剃刀,我还断断续续真看了,但没看全,原因是我公公婆婆是北京卫视的真爱粉,陪老人家看剧,大家懂的。如果以我个人的喜好,会不会看呢?此剧在我可看可不看的列表里,甚至说更偏向不想看。首先,从题材来看,谍战剧。以前的谍战剧咱们不提,看看近十年来,咱们能数得出好谍战片有哪些:《潜伏》,孙红雷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地下党余则成形象,谨小慎微,用类似现代办公室政治里的高超手腕和国民党谍战高手过招,惊险完成各种危险任务的故事。除主人公外,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各有算盘的同事和性情刚好相反的假妻子翠萍,而这些演技派把故事讲的惊险刺激、搞笑真情,让当时的观众眼前一亮,原来谍战剧可以这么好玩又好看;《黎明之前》,剧本比《潜伏》更扎实,战斗更凶险,想揭示的主题更深刻,层次更为丰富。国共两党在谍战线上的群戏,有小面上的个人私利之斗,有国民党内部的党派之斗,有两党之斗,还有为民族之路的信仰之斗,片尾曲中的兄弟之意在最后一幕在身处敌对双方的两人在无名英雄的坟墓下致敬分手,意味深长。然而,本剧在众多老戏骨飙戏的酣畅中最大的贡献就是由吴秀波饰演的刘新杰,潇洒不羁,带点绅士的痞坏,深情帅气,信仰又坚定不移。夸张的说,他塑造了中国谍战剧里类似佐罗、007的特工,试问哪个迷妹不爱;《悬崖》,比前两部显得更冷峻,有些镜头甚至有电影的质感。没有选在上海、天津之类的沿海城市,反而现在了雪色暮暮的哈尔滨,雪和血,本身就有一种冰冷对立的刺痛感。特务站在悬崖边上的煎熬感、周乙面对要保自己就得牺牲同志情景时的无力感,都十分真实可信,而导演起手在儿女情长上也并不着急,但也并不是一味的推动故事,就是踏踏实实把每一个小的冲突从积累、爆发到释放都做一个冷静的展示。张嘉译把周乙塑造的更加内敛,儒雅而强大而情深。《伪装者》,其实从剧本的角度来说,完整性和精彩性比上面三部有先天性差距,但架不住,明家四姐弟太开挂了、要颜值有颜值,要演技有演技,再加上一波靠谱的戏骨和青年演技派在处女座正午团队的打造下,成长成谍战的大爆新品种———谍战偶像化。一时间,这类型的谍战剧蜂拥而入,可惜,新生代小花生们貌似还担不起这重担,无论是陈学冬的《解密》,赵丽颖的《胭脂》,李易峰《麻雀》,刘诗诗的《决战黎明之前》虽然都配备了不错的团队,大量的老戏骨加入,还是没有达到《伪装者》的高度。在《伪装者》大爆之前,还小小的流行过一种谍战剧,主人公多为有各种小毛病的边缘小人物,因为这种原因在我党人士的慢慢熏陶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地下党同志,风格更像于谍战喜剧化。此类型的代表有张嘉译的《借枪》,沙溢《渗透》,姜武的《虎口拔牙》等。此类剧的特点是接地气,搞笑,父母辈的人看着很欢乐,然而他们并不上豆瓣,都是实力派演员出演,但号召力上欠奉,最关键的是剧本容易在后期崩塌,导致评分上更不占优势。《剃刀》从类型上来说,属于谍战喜剧化的类型,没有创新,本身也不属于高分类型。从剧情来说,四平八稳,看的出团队和导演的努力,想把故事讲的圆,但许多剧情经不起推敲,一眼就看穿的BUG很多(剧情编排,人物转换,事件转换,场景等都是),包袱抖得不够,要体现巧妙的地方也不够机灵,能挑的刺一把又一把,设置了一路的小亮点,但不够出彩。之前我说过,这是此种类型谍战剧的通病。从人物造型来说,整个服化道团队是拖了后腿的,不符合年代感就不说了,文章夫妇的造型甚至可以说丑的一比,其他甭管是不国军伪军日军还是我党,男同志统统都是两边剃短中间留长的大油头,一个发型师做的吧,230年代这样整也特时髦了。打光,道具的不走心就不说了。演员的好感度问题,对打分重要不重要?重要!君不见隔壁《外科风云》在刚开播之时因白百何事件被打4.7分,这可是被誉为国剧门脸正午团队做的剧啊。整个剧组的努力都不能扭转一个艺人的非好感度,何况白百何的错误并不是出轨而是隐瞒离婚秀恩爱,而文章确确实实的是在孕期出轨,是丑闻。连张黎大导演加持,李雪健、宋佳、张新鸣等老戏骨力撑,文章主演的《少帅》也只能评6.9,那么在剧本不是特别突出,演技也没有特别突破,服化道也不严谨的《剃刀》6.5分也就不稀奇了。当然,有答主说的档期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人民名义》恰逢其时的大爆也影响了《剃刀》收视人群不足,豆瓣的水军也不乏兴风作浪。但,不管怎么说,练好内功才是根本,剧好是遮不住群众的眼睛的。下一部再努力些吧!
■网友三十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