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一起教育赴美IPO:“烧钱”换规模,不到三年亏损近26亿

继洪恩教育后 , 又一家教育公司拟赴美上市 。
近日 , 中小学生在线作业平台上海一起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起作业)及其母公司北京一起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一起教育) , 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 , 拟以证券代码“YQ”在纳斯达克上市 , 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银证券 。
近年来 , 在线教育行业涌入了不少玩家 , 这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 。 一起教育在营销费用上的投入大幅增加 , 不仅如此虽然找到了变现渠道 , 但其亏损仍在持续扩大 , 本次上市不知能否为一起教育带来预期的效果 。
曾多次尝试变现模式均成效甚微
【「和讯」一起教育赴美IPO:“烧钱”换规模,不到三年亏损近26亿】 成立于2011年的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产品 , 有基于学校教育平台的一起小学、一起中学 , 也有基于家庭教育平台的一起学以及中小学在线学科辅导平台一起学网校、社会教育平台一起公益等 。
一起教育的创始人兼CEO刘畅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和沈阳新东方学校校长 。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还曾担任一起教育的董事长 , 不过其已于7月辞职 , 由刘畅接任 。
一起教育成立之初获得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 , 此后还获得顺为资本、老虎环球基金、DST、淡马锡、中信产业基金等 , 合计融资规模达到4亿美元 。 其中 , 真格基金持续参与5轮投资 。
2018年 , 一起教育将“一起作业”更名为“一起科技” 。
此次IPO前 ,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畅持有17.1%的股份 ,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持有5.8% 。 机构股东中 , 顺为资本持股20.2% , H Capital、中信产业基金、淡马锡分别持有12.3%、11.6%、11.2% 。
一起作业的起初定位也是面向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的家校作业平台 。 一起教育一直在探索合适的变现模式 。 其相继尝试了O2O平台、一对一和小班课等 , 但都效果不佳;在2019年年会上 , 刘畅提出“坚守校内 , 做大校外” , 即校内免费 , 通过校外在线K12辅导业务变现的战略 , 选择押注在线大班课业务 。
因此 , 目前一起教育科技核心业务为:网校和两大学校教育平台为学校提供服务 。 其中网校提供的在线K12辅导业务营收增长快速 , 且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
值得一提的是 , 此前一起教育旗下一起作业在学生端上线了新板块 , 学生通过做题 , 可获得内藏多款游戏的虚拟道具奖励、建设自己的家园 。 该板块在2018年月销售额曾达到6000万元 , 一度成为其支柱业务;但随后有不少家长反映 , 孩子在完成APP作业后仍然抱着手机不放 , 同时该模式也因“引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受到批评 , 该板块最终被关闭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一起教育旗下课内产品已拥有超过90万名教师用户、5430万名学生用户以及4520万教师用户 。 进校数量逾7万所 , 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学 。 按付费人数和总订单数算 , 一起教育科技已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成国内前五大课外在线教育服务商之一 。
猿辅导与作业帮是一起教育的竞品 , 这俩家也是通过作业领域的搜题工具切入市场的 , 先通过教育工具吸纳海量流量 , 而后通过在线网课完成后端变现 。 并由工具产品逐步拓展到在线题库、在线批改工具、在线问答以至于在线网课的整个在线教育产业生态 。
目前 , 猿辅导成为中国未上市教育企业中估值最高的创新公司 , 其于近期完成了G1、G2两轮融资;作业帮也于6月完成了7.5亿元的融资 。 这两家教育公司正在与一起教育拉开差距 , 2019年一起教育营收4.06亿元 , 而据猿辅导当时透露的数据 , 其营收已达到60亿元 。
亏损不断扩大 , “烧钱”换规模
据招股书显示 , 一起教育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3.1、4.06、8.08亿元 , 营收方面取得大幅增长 。 但亏损也在逐步扩大 ,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其分别亏损达6.56、9.64、9.75亿元 , 2020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就已超2019全年 , 累计亏损达25.95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