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让无人机助力生态管护
10月20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联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项目服务中心主办的“UNDP-GEF加强青海湖——祁连山景观区保护地体系项目·海西州生态管护员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德令哈市开班 。
【无人机@让无人机助力生态管护】培训由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和讲师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海西州各地区的70名生态管护员参加了培训 。
“推动油门一定要缓慢,即使已经推动一点距离,电机还没有启动也要慢慢来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油门过大而无法控制飞行器 。”
“离开地面约1米后开始降低油门 。”
10月24日下午,此次培训的最后一堂课——无人机操作技能现场培训在海西州体育中心进行 。
“海西地域广袤,人口密度小,保护区内非常适合利用无人机巡护和监测,所以此次培训首次在海西州引入无人机操作技术,帮助管护工作更有质量地开展 。”全球环境基金青海项目的监测评估官员王宇航介绍 。
无人机,对大多数管护员来说,还是个“新玩意”,在操作员的讲解下,他们听得格外专心 。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在湖北省通山县就利用无人机通过准确判断,锁定森林火灾地点,还可以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动植物保护等提供决策依据 。”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管护员松生珍说 。
天峻县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管护员索南周加思索着说:“平时徒步巡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如果今后可以通过无人机巡河,那就可以从更高的视野、全方位巡视河道的情况了 。”
……
在实操讲解员介绍无人机飞行高度、续航时间、信息传输、视频、航拍片清晰度等功能的同时,管护员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讨论着无人机给工作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
海西州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主任袁艺介绍,“十三五”期间,海西州不断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生态管护水平 。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当地气象部门,结合都兰分区干旱少雨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增雨作业方式进行降雨 。在巴隆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促进了柴达木盆地自然保护区荒漠生态环境系统的修复 。借助无人机技术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了由机械化防治向智能化防治的转变,提高了防治效果 。并且在德令哈、乌兰等地搭建了3处视频监控系统,对保护区重要栖息地进行实时监控 。
推荐阅读
- 宋代“娱乐圈”生态 女艺人收入高 致百姓望生女儿
- 深读《水浒》:浅说宋江的为人处世和人生态度
- 宇宙中的“生态链” 小星系被大星系吞噬
- 我军大校 世界最早的无人机作战发生在中美之间
-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是最早的无人机?
- 中国无人机都卖到哪?有铁杆盟友又有中东油霸
- 空军出动武直紧急升空拦截不明无人机并击落!
- 美称中国无人机如星球大战 还有先进机型未公开
- 中国新型无人机曝光 或为翼龙替代者可能外销
- 揭秘中国未来无人机 或可空中缠斗高超音速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