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董子学院教师在大原书院举办系列董子思想讲座

_原题是:百年书院续文脉 服务地方谱新篇:董子学院教师在大原书院举办系列董子思想讲座)
【董仲舒|董子学院教师在大原书院举办系列董子思想讲座】青砖黛瓦 , 绿树掩映 , 复建之后的枣强大原书院焕然一新 , 是衡水大地上一座巍然的文化标志 , 接续着疏浚文源、涵养文气、培养文士的书院传统 。 董子学院秉承衡水学院“立足衡水 , 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 , 发挥自身专业资源和优势 , 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事业 。 从7月31日至11月7日 , 历时5个月的时间 , 董子学院与枣强董子文化讲堂合作 , 在大原书院共同推出了6场董子思想的专题系列讲座 , 这也是大原书院复建后的第一次大型文化普及活动 , 现场听众达近300人次 。 枣强董子文化讲堂由枣强县文广旅局、住建局主办 , 李玉霞图书馆、大原书院承办 。 董子学院的曹迎春博士、白立强博士、代春敏3位老师担任主讲 , 从不同角度解读董仲舒思想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在百年书院中谱写服务地方的新篇章 。 每场讲座由枣强李玉霞图书馆馆长屈林生主持 。
第一场讲座由曹迎春博士开讲 , 枣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母林宝 , 副县长王静 ,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院长魏彦红 , 县文广旅局局长胡钰莅临大原书院并致辞 。 副县长王静说 , 董子文化讲堂特聘董学专家教授 , 面向广大普通百姓 , 开展董子文化教育 , 开创了枣强董子文化普及教育的先河 , 填补了弘扬董子文化举措的空白 。 董子学院执行院长魏彦红教授在致辞中指出 , 董子思想博大精深 , 蕴含着丰富的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官之道等 , 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 现在 , 我们学习董子思想仍然很有意义 。
曹迎春教授以“董仲舒那些事儿”为题 , 详细讲述了汉代哲学家、思想家、儒学家董仲舒的人生故事及其“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思想对后世中国的巨大影响 。 曹教授旁征博引 , 娓娓道来 , 博得了现场听众热烈的掌声 。
第二场讲座曹迎春教授以董仲舒的“五常”思想为主要内容 , 讲述“董子的五字真言” 。 曹教授讲道 , 董仲舒是“五常之道”的提炼者、论证者 。 “五常之道”就是“仁义礼智信” , 这是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 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 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依然继承发展 , 汲取它的营养 。
第三场讲座是由代春敏老师主讲“董子思想的四个自信” 。 代老师认为 , 董仲舒有一种源自心底的坚实的力量支撑 , 这种力量是对那个时代变迁 , 对文化传承 , 对人性善恶的一种坚定的信仰和理想信念 。 拥有这种信念 , 才可成为一个时代的“群儒首”“儒者宗” , 才可被称为一代“醇儒”!代老师从人文自信、天道自信、文化自信和生命自信四个方面解读董仲舒的自信 , 谈董仲舒的生命气象、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 引领听众挖掘其文化的内涵 , 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 , 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
第四场讲座是代春敏老师的“醍醐灌顶的董子金句” 。 代老师从董仲舒的言论中选取一些令人警醒 , 能反映董仲舒主要思想和学说的句子 , 从“忧患意识”“慎微重始”“仁义法则”和“德主刑辅”四个方面重温那一句句“董子金句” , 解读董仲舒深遂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儒学的重大贡献以及董仲舒永恒的人格魅力 。 那句句“仲舒格言” , 今日读来 , 依然令大家振聋发聩 , 引人长思!
第五场讲座是白立强博士的“学董子 , 做君子” 。 白老师以董仲舒天道思想为核心 , 为大家讲述董仲舒的君子思想 。 董仲舒以天为理论底色建构天人一体的整体图式 , 同时赋予天以仁之品格 , 并在中和之情状下化育着萌发长养之生境 。 人由是涵养着仁之情实 , 持守着中正之心 , 进而在循天之道的境域中 , 展演着养人之生、成就万物以及和谐身心的整体养生观 。 白老师娓娓道来 , 层层解析 , 让听众深受启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