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找准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领会贯彻《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③
沈国冰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称中办、国办《意见》),重在把握精髓,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
市级媒体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市级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懈探讨和大胆尝试,以开放思想和包容态度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
中办、国办《意见》明确强调,完善媒体融合发展规划布局 。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中央媒体尽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和“旗舰” 。其他中央媒体要找准和围绕自身定位,通过改革增强动力、激发活力,着力打造专业优势、鲜明特色 。行业类媒体要立足本领域、本行业精耕细作,不断扩大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 。省级媒体要消肿减负,重点建设省级技术平台和区域性传播平台,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市级媒体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机动,积极探索自身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各自建设融媒体中心和传播平台,也可以做好资源统筹和机构整合,共同打造市级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实现全覆盖,逐步建成面向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 。
上述是中办、国办《意见》对包括市级媒体推进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作出的明确的清晰的界定和规范 。一是首次提出打造市级融媒体中心 。此前,顶层设计仅明确要求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对市级媒体的要求是“推动媒体融合” 。这次中办、国办《意见》明确提出和要求“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这是一个重大政策动向和信号,意味着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已经提上日程、势在必行 。二是突出强调“不搞一刀切、一个样” 。强调市级媒体融合的模式不是单选一,路径不是只有一条,至少有两条甚至更多 。中办、国办《意见》明确:积极探索自身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各自建设融媒体中心和传播平台,也可以做好资源统筹和机构整合,共同打造市级融媒体中心 。也就是说,市级党报和市级广电台既可以各自建设各自的融媒体中心,市级党报和市级广电台也可以统筹资源和整合机构共同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 。三是更加务实和灵活 。在宏观政策上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但又不做具体的束缚和僵化的教条性规定,更加体现了解决市级媒体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严谨性科学性,更加体现了在操作和实践层面的灵活性和务实原则 。
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市级媒体中,究其普遍现象和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经营困难的普遍性 。市级报纸和市级广电同样十分困难 。相较起来,市级电台电视台比市级党报又要艰难的多 。这是由于报纸和广电新闻产品的生产模式所决定的 。广电行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时间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流程和环节分工相对较多,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广电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激烈竞争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市级党报的日子要比市级广电轻松 。所谓“难兄难弟”,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苦衷 。二是互联网人才匮乏的普遍性 。无论是传统纸媒和广电,都普遍存在互联网人才匮乏问题 。人才的匮乏,反映在新闻产品的生产端,那就很难有更多的互联网新闻产品,因而在激烈的受众吸引争夺中难以占优 。市级传统媒体的互联网人才的匮乏难题,非一日之时能够解决,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周期 。三是造血功能渐丧殆尽的普遍性 。以互联网为基的新媒体的兴起,吸附了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商,因而市级党报和市级广电营收能力越来越弱,造血功能和自我补充渐渐弱化 。
市级媒体推进深度融合发展,至少要找准以下切入点 。第一,模式问题 。融合不是合并 。应当很明确地看到,市级党报和市级广电的合并并非媒体融合的唯一选项,只是路径之一 。从目前市级党报和市级广电已经合并的地方,其合并后的实际情况和实践效应来看,仍然不能判定合并是最佳选择 。第二,注重切合实际 。中办、国办《意见》对于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明确要求“不搞一刀切、一个样” 。应当秉持“别人有的,允许我可以没有;别人没有的,允许我可以有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一定要结合实际、切合实际、兼顾实际 。学习借鉴,不是照搬照抄 。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无不证明,要切忌“水土不服” 。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从本地市情、本地媒体实情出发,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媒体既实用又能产生实效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第三,清晰把握衡量媒体融合成功与否的指标 。推动媒体融合,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也就是说,推动媒体融合是有明确的需要实现的现实目标 。一是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推动媒体融合需要实现的首要指标 。二是传播新技术得到应用 。这是推动媒体融合需要实现的关键指标 。三是媒体经营能力得到提升 。是否能够解决媒体经营困境、解决媒体经济困难,这是推动媒体融合所要实现的根本指标 。四是媒体从业人员获得感增强 。获得感包括个人价值体现、收入增加、职业荣誉感增强、工作体面、受到社会尊重等方面 。这是推进媒体融合所要实现的基础指标 。反言之,如果媒体融合没有实现上述这四个衡量指标,那就需要反思了 。第四,统筹考虑融合成本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有改革的成本 。没有成本支撑,一项改革将很难推动和实现 。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改革的成本需求和支撑将更为突出 。在当前新闻媒体自身经济能力极为薄弱的情状下,其融合改革成本的支撑只有通过财政这个唯一的渠道来实现 。
推荐阅读
- 王一博为家乡送祝福,人民日报直播宣传,平台收视率直线上升
- 人民日报都点赞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口碑大爆,热度第一当之无愧
- 《勇往直前的我们》:获人民日报好评,被称为王牌综艺有3点原因
- 连续2期收视第1,人民日报点赞,这才是最该被力捧的“王牌综艺”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与快手再次携手跨年
- 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惊动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揭露背后黑产
- 《农民日报》点赞、收视六网第一,这档综艺凭啥这么“横”?
- 人民日报点赞,播放量破3亿,《云上的小店》凭什么这么牛?
- 完美入水!人民日报连续点名称赞全红婵,马龙将携红姐登央视春晚
- 连拿33个热搜,这档综艺凭什么能让人民日报专门撰文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