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上市一年股价新低,指南针为何大跌?

采访人员 | 陶知闲
编辑 | 陈菲遐
上市刚满一年的指南针(300803.SZ)创出股价新低 。11月18日,指南针股价大跌13.97%,,收于33.69元/股,位居两市跌幅榜第一 。在最近7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已跌近30% 。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8日,指南针首批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 。此次指南针解禁股数为1.6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的41.65%,是解禁前流通股比例的296.49% 。而就在11月17日晚,指南针表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6人合计拟减持公司0.24%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25% 。
那么,指南针股价持续下跌是受上述利空影响还是另有隐情?
无法突破的业务困局
指南针主要业务是向投资者提供金融数据分析和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同时,基于其自身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业务,拓展广告服务及保险业务等 。公司的金融信息服务主要布局电脑端和移动端,面向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证券工具型软件主要包括财富掌门系列和全赢博弈系列产品等 。业内主要竞争者包括同花顺(300033.SZ)、东方财富(300059.SZ)、大智慧(601519.SH)及财富趋势(688318.SH)等 。
界面新闻|上市一年股价新低,指南针为何大跌?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指南针都存在业务单一风险 。2017年以来,公司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占其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0.8%、91.77%、92.46%和91.9% 。与同花顺、财富趋势及大智慧等证券信息服务供应商不同,指南针的B端机构客户业务几乎为零 。
指南针也试图在其他业务上寻找突破,然而收效甚微 。
进入B端市场对于指南针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B端市场内具备相应技术实力且拥有一定客户基础的证券信息服务供应商数量较为有限,市场份额已被同花顺、大智慧和财富趋势瓜分 。受投资者使用习惯、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系统升级维护复杂度等因素影响,证券行情交易软件产品黏性较大,各B端客户换供应商成本较高,目前已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 。
广告业务是近年来少有的增量业务 。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收入3122万元,同比增长23.93% 。然而由于其体量太小,仅占公司总收入比例的7.99%,对业绩提升意义有限 。
指南针近年来另一个发力业务——保险业务目前已“名存实亡” 。一直以来,指南针将其保险业务归集为主营业务之一,主要归集于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指南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指南针保险) 。该子公司于2015年12月取得原保监会颁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可在全国区域内经营人身保险经纪业务 。
作为一家净资产0.4亿元的子公司,指南针保险营收能力一直备受质疑 。今年上半年指南针保险实现营收42万元,净利润却高达593万元 。而2018年指南针保险营收同样仅为75万元,净利润为661万元 。其收入和净利不对等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收益来源于其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对于营收不足百万,指南针表示该子公司目前将主要人力和资源投入到全赢系列产品集中销售活动中,未开展保险经纪业务的集中推广活动 。从业务收入看,指南针保险其实已沦为空壳子公司 。
行情向上,业绩向下
指南针业绩的逆势下滑让投资者倍感失望 。
一般来说,指南针业务经营情况与证券市场景气程度密切相关 。以2018年为例,受国内证券市场表现低迷影响,指南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3.6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41% 。当年上证所股票月均成交额也上一年的4.26万亿下降至3.36万亿 。
今年前10个月,上证所股票月均成交额已由2019年的4.54万亿增长至6.83万亿,增幅高达50.44% 。

界面新闻|上市一年股价新低,指南针为何大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