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樊纲:城市群的发展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更加均衡

澎湃新闻|樊纲:城市群的发展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更加均衡
文章图片
2020年11月18日,广州房企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时代中国控股,01233.HK)举办的“时代中国在湾区”9城百盘生活蓝图发布会在线上举行 。
在发布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就““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城市化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主题分享 。
2019年2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正式进入比肩国际一流湾区的赛道 。樊纲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两种制度、3个关税区、3种货币,和国际紧密相连,应该说是“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大湾区现在的人口大概是7000万,2030年也许早了点,但是到2050年,达到1.2亿到1.4亿这样的人口规模不成问题,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 。
樊纲说,要通过大城市、城市群的发展来进行中国的城市化,这是城市化的2.0版 。这应该是一个合乎城市化规律,合乎人的选择规律、迁移规律的做法,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 。首先要发展大城市,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经济的发展一定意味着人口的迁移,一定意味着人口版图的变化 。人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那么自然他们的居住,他们生活,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等等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
樊纲认为,城市群的发展,不只是通勤的问题、住房的问题,更多是一个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问题 。
大城市、城市群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2.0版
樊纲说,以国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发展的格局,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首先要把市场做大,要把中国的发展潜力调动起来 。“一个重要的引擎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 。我们城市化现在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有60%左右的人生活在城里,世界上的情况是什么?发达国家都是80%多的人们生活在城里,这还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城市化完成以后再向小城市、向农村回流后的情况 。工业化速度城市化速度比较快的这些新兴国家,往往城市化程度更高 。你比如说日本,大阪、东京这两大城市群就聚集了70%多的人口 。”
樊纲表示,中国过去的城市化应该说走了点弯路,这个弯路就体现在房地产的两极分化上 。他说,以前是城镇化,具体的内容就是鼓励小城镇、小城市发展 。对小城镇、小城市无限供地,给大城市限制又限制了 。结果小城市建了很多房子,人走了,很多小城市是人口流出的城市,都去了大城市;而大城市没有地没有房子供应,结果大城市房价暴涨 。
这个弯路在于没有遵循城市化的逻辑、人迁移的逻辑 。人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进城?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是什么?就业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就业?
这些年一个基本的趋势是,企业都在向大城市转移 。大城市不仅基础设施好,而且有人才 。这个问题逐步引起了重视,国家开始调整政策,调整战略,什么战略?第一是中央政府明确宣布要增加给大城市供地,允许大城市周边的集体土地入市等等 。
更重要的是提出了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相当于给京津冀大城市群加了一块地 。然后就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最近又通过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方向 。这就有了四大城市群的概念,而且还有一些内陆城市形成的中小城市群的格局,5000万、8000万的人口规模也很可观 。
城市群发展是大中小城市的互补
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随之而来,没有地,没有楼,交通拥堵等与城市发展相伴相生的大城市病又将如何化解?
城市群的概念是什么?樊纲认为,城市群是通过一个区域当中的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通过一些基础设施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让大中小城市形成互补 。
第一个互补就是空间互补,中小城市可以成为大城市的补充 。他以纽约城市群举例说,在曼哈顿工作的金融精英不在曼哈顿生活,不在曼哈顿住,每天早上通勤车,晚上坐火车,40分钟一个小时到康涅狄格州去住 。因此康涅狄格州的中小城市就变成了纽约的互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