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被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药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作者:宋晓燕(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误区一:有些保健品能够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 , 更不能治愈糖尿病 。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 , 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 , 能调节人体的机能 , 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 , 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
误区二:降糖药会损害肝肾功能 , 不能长期服用
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不大 , 只要严格按医嘱服用是不会造成严重危害的 。 相反如果长期高血糖而不服药 , 那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会更大 。 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 每半年检查一次生化指标 。
糖尿病|被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药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本文插图

误区三:中药总比西药好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 , 对治疗消渴症 (糖尿病)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对轻症病人缓解症状确有一定疗效 。 但是中药的降糖疗效有限.对重症病人难以奏效 , 如仍抱着用药偏见 , 不愿意采用较强降糖作用的药物 , 必将贻误治疗 。
误区四: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 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只能是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而离根治糖尿病还有相当的距离 ,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祖传秘方”、“专治糖尿病”、“糖尿病可治愈 , 服药数月包好”等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 , 既浪费大量钱财 , 又延误了治疗时机 。 也有些病人血糖控制正常后便以为万事大吉了 , 自行停药或减药 ,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 虽然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治愈 , 但是糖尿病却是可以控制的 , 只要血糖稳定控制在正常水平 , 糖尿病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 , 也能享有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
糖尿病|被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药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本文插图

误区五:擅自停药
目前 , 糖尿病尚不能彻底根治 , 需要长期治疗 。 病人经过服药治疗 , 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 , 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 , 还应继续用药维持 , 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 切忌擅自停药 , 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
误区六: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 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 。 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 , 服药没几天 , 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 , 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 , 急于换药 。 事实上 , 有些降糖药 (如胰岛素增敏剂) 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 。 所以 , 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 。 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 , 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 , 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 , 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
误区七:忽视个体化用药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 , 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 来选药 。 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 , 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 , 其他患者用着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 。
糖尿病|被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药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本文插图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 , 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 , 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 , 仅供参考 。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 , 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 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糖尿病|被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药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 , 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