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八天换三个总统 秘鲁弊病是贪腐还是“莫洛托夫鸡尾酒”国会( 二 )


一场早有预兆的政治风暴
尽管秘鲁政局长年不稳 , 但八天里连换三个总统的情况实属罕见 , 此轮政治风暴源于前总统比斯卡拉与国会的斗争 。
本月9日 , 秘鲁国会以“涉嫌收受政府工程承包商贿赂款、不具备继续任职的道德品质”为由 , 投票通过对时任总统比斯卡拉的弹劾议案 , 并解除其总统职务 。据《卫报》报道 , 比斯卡拉否认贪腐指控 , 称其毫无根据 。他说:“今天我打道回府 , 历史和秘鲁人民会对你们的决定作出判断 。”
比斯卡拉自2018年上任以来力推反腐改革 , 尝试限制议员豁免权、禁止获罪议员再度竞选公职等举措 , 在民间人气颇高 , 但同时触及了部分政客的利益 , 美联社分析这可能是导致国会议员发起弹劾的原因之一 。
事实上 , 这已是国会对比斯卡拉的第三次权力挑战 。据《纽约时报》报道 , 去年9月 , 比斯卡拉以打击腐败为由宣布解散国会 。当时的反对派议员拒绝接受总统令 , 在国会留至深夜不归 , 控诉总统此举为“政变” , 要求弹劾比斯卡拉 。由于国会已被解散 , 弹劾动议未能触发 。
当时 , 秘鲁民众对解散国会的决定表示欢迎 , 在首都利马举行大规模游行以示庆祝 , 据社交媒体上的现场视频 , 他们在游行时高喊“是的 , 我们可以” , 表达对比斯卡拉的支持 。
随着比斯卡拉进一步推进改革举措 , 秘鲁国会反对党与其矛盾愈演愈烈 。今年9月 , 国会几十名议员以涉嫌腐败及妨碍司法调查为由 , 联名发起弹劾比斯卡拉的动议 , 结果未获得足够支持票 , 弹劾案未通过 。然而 , 时隔两个月 , 比斯卡拉再度遭遇弹劾 。
“贪腐指控似乎有一些依据 , 但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严重程度不足以发起弹劾 。”美国非政府组织“华盛顿拉丁美洲办事处”(WOLA)的秘鲁专家乔-玛丽·伯特(Jo-Marie Burt)在推特发文中指出弹劾案缺乏十足理由 。
比斯卡拉被解职后 , 本应由秘鲁副总统接任 , 但由于副总统阿劳斯去年10月已辞职 , 于是国会主席梅里诺顺理成章接替总统职位 。
政权更迭之际 , 秘鲁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 , 声称这是一场“国会政变”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报道 , 有抗议者投掷烟花和石块 , 警方使用催泪弹和霰弹驱散人群 。在示威游行期间 , 两名20多岁的学生死亡 , 另有百余人受伤、40多人失踪 。
秘鲁警方对抗议群众的强力压制使人们的愤怒升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推特上分享的一段录制视频中说:“两个青年荒谬地、不公平地丧生于警察之手 , 这是针对秘鲁全国的镇压 , 必须停止 。”
被秘鲁民众怒火包围的临时总统梅里诺15日引咎辞职 , 新内阁半数成员也辞职而去 , 一时间该国处于权力真空状态 。15日夜晚 , 利马街头再次沸腾 , 人们挥舞国旗庆贺梅里诺下台 , 人群中不断传来“我们做到了”的欢呼声 。
“莫洛托夫鸡尾酒”式的国会
比斯卡拉和梅里诺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在秘鲁历史中留名 , 但两人的政治命运存在相似点 。
2018年3月 , 秘鲁时任总统库琴斯基因涉嫌贪腐遭国会弹劾 , 在投票表决的前一天 , 他宣布辞职 。时任第一副总统比斯卡拉随即宣誓就职 , 接棒库琴斯基未完成的总统任期 。而梅里诺同样是接任被弹劾的比斯卡拉 , 历史惊人的相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