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长生宫与伏龙观
_原题为 长生宫与伏龙观
有一位知名学者说:“今天很多游客游览的都江堰离堆公园中宝瓶口侧的伏龙观 , 最早叫范贤馆 , 乃是范长生晚年的居住之所 。 ”前面是对的 , 后面就错得有点远了 。 因为 , 范的居所在青城山 。
谈起青城山 , 就不能不提那些萧散地分布其间的道教宫观 。 扬名古今的青城道观则应该从山脚的长生宫讲起 , 古代登青城者首途涉此 , 靡不流连叹赏 , 如陆游《长生观观月》等诗篇的吟咏 , 这不仅因为其优美的环境、轩昂的庙宇、稀奇的壁画(孙太古所画) , 主要还得归功于范长生的个人魅力 。
范长生 , 涪陵丹兴(今属重庆)人 , 善天文、术数 , 对古蜀文字也有研究 , 自称“蜀才” 。 三国时 , 栖止于青城山中 , 天天以修炼为事 , 蜀主刘备征召他入仕 , 他置若罔闻 , 刘无奈 , 只好封他一个“逍遥公” 。 后主刘禅更是对他崇拜有加 , 竟将他隐居过的宅院改建为碧落观 。
【长生|长生宫与伏龙观】西晋元康初 , “八王之乱”使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 益州刺史罗尚更逼迫流民限期出境 , 官吏们趁机设置关卡、劫掠财物 , 激起了流民的集体反抗 。 他们拥戴李特为首领 , 公开跟晋朝对峙 , 范长生则率领千余户人家投奔青城山而去 。 此时 , 罗尚的参军徐舆提出要当汶山太守 , 并准备邀结范长生 , 共同形成掎角之势来讨伐李特和他的弟弟等人 。 结果罗尚不答应 , 徐舆就投靠了李氏 , 而且还劝说范长生支持起义军 。 范长生得知李氏兄弟与蜀人约法三章、赈贷贫民、礼贤拔滞、整肃军纪 , 便慷慨捐资 , 令李军重振士气 , 最后由李特之子李雄攻克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 , 罗尚则弃城逃走 。 李雄很是感激岩居穴处、求道养志的范长生 , 甚至要推戴他当首领 。 长生坚辞曰 , “推步天元 , 五行大会甲子 , 祚钟于李 , 非吾节也”——预测天命 , 注定该李姓坐江山啊 。
晋永安元年(304年) , 李雄在成都称帝 。 范长生从青城山乘坐素舆来到成都 , 李雄迎之于门 , 拜他为丞相 , 尊曰“范贤” , 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 。
后人认为范长生保全士民是“仁” , 精通“推步”是“神” , 便在碧落观的故址上筑起一座长生宫 , 以灵官殿供奉范贤像 , 陪祀则是南岳神和斗姥 。 道教认前者为“庆华注生真君” , 认为其主宰着世界星象分野 , 兼职督管鳞甲水族;称后者作“北斗众星之母” , 认为其掌握着人命寿夭 。
长生宫 , 在唐代又叫“范贤观” , 在宋代又叫“长生观” 。 也许是太过崇敬了 , 李雄觉得光有青城山长生宫还不够 , 又在都江堰离堆之上建了一座“范贤馆” 。 这回陪祀范长生的则是治水大匠蜀守李冰 , 渐渐地 , “蜀守冰”的大名盖过了“范贤” , 人们为了表彰李冰疏江、锁龙诸事迹 , 遂称该馆曰“伏龙观” 。 南宋淳熙年间 , 伏龙观壁上有孙太古画李氏父子像 , 为范成大等人亲眼所见 。 当时 , 观又被称作“伏龙祠” 。
总之 , 刘禅改建青城山的范宅为道观 , 即长生宫;离堆伏龙观最初叫范贤馆 , 乃李雄所筑 , 也是纪念范长生的道场 , 而非他的晚年住所 , 后迎入李冰像 , 改称伏龙观 。 长生宫、伏龙观 , 一在青城山麓 , 一在都江堰畔 , 都曾有过一代丹青圣手孙太古的壁画 , 都曾隆重供奉过一代宗师范长生 。
推荐阅读
- 河北两家官媒均点名肖战,都带领粉丝回顾“名场面”,是温暖偶像
- 相约冬奥 河北卫视两支原创短片出圈
- 易小川|神话:同样吃长生药,易小川活到现代,玉漱离开古墓就活不了?
- 河北长城网|权威官媒点评肖战的表现,直呼肖战落泪很仙,粉丝被带进去了
- 长生不老|被问想把啥放进冰箱,龚俊脑洞大开给出答案,直呼掌握财富密码!
- 战队|“迎冬奥”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首播 河北卫视又一力作
- 冰雪聪明|“迎冬奥”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首播 河北卫视又一力作
- 冰雪运动|河北卫视《冰雪聪明》开播 北大学霸战队荣登擂主宝座
- 吃货|唐朝人“幸福肥”的原因
- 月球|为何要去月球挖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