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吉林延边再现"复阳"案例 专家:二次感染概率低

11月18日 , 吉林延边官方通报一起从日本入境的夫妇二人 , 在确诊治愈出院后 , 出现再度“复阳”的情况 , 而两次确诊时间仅隔了19天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这也是自8月以来 , 吉林延边第二次通报境外输入的“复阳”案例 。
对上述夫妇“复阳”的原因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短时间内被确诊两次的情况 , 大概率并非属于二次感染 。 同时 , 王贵强提出 , “复阳”患者表现多为无症状 , 且传染性均较低 , 公众无需恐慌 。
3个月余
延边通报两起
境外输入“复阳”案例
据延边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 , 11月18日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 , 一对从日本入境的夫妻在确诊治愈出院后“复阳” 。 目前 , 夫妻二人正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 已追踪到位的接触者均落实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 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
通报内容显示 , 今年9月25日 , 从日本入境的这对夫妻自上海入境 。 入境期间 , 两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 后在上海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 接受治疗后 , 夫妻二人于10月29日治愈出院并进行医学隔离 。 11月9日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 其结果同样呈阴性 。 到12日 , 夫妇二人从上海乘航班抵达延吉机场 , 随即开始居家隔离管控 。
然而 , 在11月16日 , 夫妻中的男子因肠梗阻原因拟入院治疗 , 其妻子陪同前往医院 。 在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时 , 发现结果再度呈阳性 。 经专家会诊 , 二人均再度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复阳”病例 。
第一次确诊新冠患者治愈后不久 , 却又成为“复阳”患者 , 这对夫妇已非延边出现的第一例“复阳”病例 。 今年8月11日 , 吉林延边也发布消息称 , 一名珲春市男性在4月27日自俄罗斯入境西安时 , 检测核酸呈阳性 。 治愈后仅3个月余 , 该男子在8月10日再度检测出核酸阳性 。
二次感染?
短时间内两次阳性 ,
大概率并非二次感染
除上述发生在吉林延边的“复阳”案例外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11月2日 , 河南省卫辉市也同样通报过一起境外输入“复阳”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而该患者两次被确诊的时间间隔 , 仅有三月余 。 实际上 , 早在今年5月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就曾透露 , 国家卫健委制定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时 , 已经遇到“复阳”病例 。
短时间内被二次确诊 , 究竟属于“复阳”还是二次感染?对此 , 王贵强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明确:“类似上述夫妻二人的情况 , 在不到一个月内出现两次核酸阳性 , 几乎能确定不是属于二次感染 。 ”王贵强认为 , 虽然新冠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一样 , 仍具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 但在理论上 , 不会出现短时间内连续感染的可能 。
另外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广发 , 此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也提出 , 真正的“复阳”要与二次感染区分开来 。 王广发表示 , 确定“复阳”还是二次感染 , 需要对两次感染的病毒毒株进行测序 。 若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序列不一致 , 且两次感染期间出现的抗体出现两个峰值 , 那么就应该认定为二次感染 。
而之所以出现上述“复阳”情况的原因 , 在王贵强看来 , 极有可能是患者第一次接受治疗后 , 体内病毒并未完全清除 , 或因最后的核酸检测手段不当造成 。 在“复阳”现象之外 , 王贵强还提出了“常阳患者”的概念 。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在今年4月24日的介绍:湖北当时在院治疗患者中 , 有30多人长期核酸不转阴 , 即所谓的“常阳患者” 。
“复阳”可怕吗?
大部分病人几乎无症状 ,
隔离观察即可
对于导致患者“复阳”的原因 , 王贵强表示 , 确切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 但可能存在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有可能系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低 , 病毒实际仍长时间存在;另一个方面 , 在于人体内仍残留有核酸片段 , 但这并不是完整病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