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投稿|老年人手脚麻木、看不清、心脏不好……注意,可能是得了这种罕见病!
这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非常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罕见病:ATTR-PN(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 。
文 | 王煜
老人被诊断得了白内障 , 两只眼睛先后动了手术;没想到手脚又开始麻木 , 按一般的神经疾病治疗也不见效果 , 几年下来 , 麻木情况逐渐加重 。 另一位老人反复腹泻 , 按肠胃病治疗没有改善……这两类情况的病人最终出现肝、肾等内脏受损 , 生命垂危 。 如此的病人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非常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罕见病:ATTR-PN(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 。
“罕见病中的罕见病”
ATTR-PN的中文名冗长而拗口 , 而它带给患者是多系统的疾病痛苦 , 其中单个系统的症状非常容易导致前期的误诊 。 这样的情况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张如旭教授遇见了不少次 。 转诊到她这里来的病人 , 有的之前诊断为白内障 , 有的诊断为心脏病 , 有的诊断为肠胃炎……但经过对应检测 , 最终他们被确诊为ATTR-PN 。
张如旭介绍说:人体内TTR蛋白的功能是运送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 , 这个蛋白在正常状态下是形成一个四聚体 , 就是四个合在一起 , 在血液里是可以溶解的 。 但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的情况 , 这个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 不成为四聚体而形成一个折叠 , 它就会逐渐以淀粉样沉积在人体的多个组织中 , 导致ATTR-PN的发生 。
本文插图
TTR蛋白的错误折叠示意图
不正常的TTR蛋白沉积在周围神经系统和心脏较多 , 前者会让患者感觉异常 , 出现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后者会导致心脏传导障碍、心律失常、猝死 。 沉积在眼睛、肝肾肠胃等器官则会导致相应疾病 。
之所以确诊的多为老年人 , 是因为沉积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才会引发疾病 。 沉积越多 , 病情就逐步进展 , ATTR-PN的病程大概是7-12年 。
ATTR-PN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 , 也是一种“超罕见病” , 即数量在全体人口中占比特别小的一类罕见病 , 目前估计全球患者约为1万人 , 中国患者约为2000人 。
易误诊的遗传病
在临床医生看来 , 最难的还不是治疗这种疾病 , 而是之前如何能尽快确诊 。 例如 , 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症状 , 医生先考虑大概率的常见神经疾病 , 是自然的判断 。 但这对ATTR-PN而言是误诊 , 可能耽误患者较长的时间 。
张如旭接诊的一个病人2015年发病 , 当时有周围神经的病变 , 诊断为相应神经疾病 , 之后接受一个疗程的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 效果不太好;最后因为病人的病症还在进展 , 医生才会考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问题 。 最后确诊为ATTR-PN时 , 离最初发病已经过去了大概4年 。
她表示:带给患者更早的确诊 , 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ATTR-PN这种罕见病 , 并且让多学科联合诊断早日介入 。
另外 , ATTR-PN还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这意味普人的一对染色体中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就会发病;患者的后代有50%的患病几率 。
本文插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示意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副主任、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候任主委牛琦教授告诉《新民周刊》采访人员:这就要求我们对罕见病的管理不仅要持续到患者生命终结 , 还要对他的家庭成员进行管理 ,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她说:像ATTR-PN这样的疾病 , 即便在患者后代的致病基因携带者没有临床表现的时候 , 我们也可以给他治疗 , 预防沉积 , 这样携带者可能长期保持健康的状态 , 这真的可以改变他后续的人生 。 “但要对他做基因筛查 , 必须是本人自愿 , 同时要征得家属的伦理同意 。 ”
推荐阅读
- 老年人硬核相亲,比年轻人还挑剔:要年轻有文化,脸上褶子不能多
- “老年人也能上综艺!“银发综艺”《屋檐之夏》豆瓣评分达8.0,探讨两代人间“代沟”
- 鹿晗耍酷开车门,手脚都用上了还是没打开,正确打开方式令人汗颜
- 银发节目如何走进老年人内心
- 奇奇边做家务边背三字经,吐字清晰手脚麻利,某导师团又被打脸
- 辽宁卫视|光明日报:如何看待老年人相亲节目火出圈?
- 大姨们|中老年人相亲节目火了,“神吐槽”频出
- 新京报快评|中老年人相亲,要“笑果”更要“效果”| 中老年人
- 吉林卫视|来论|中老年人相亲节目爆红背后的精神需求更应关注
- 大爷|中老年人的相亲有多硬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