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年内29家公司实现多渠道退市

主持人杨萌:今年以来截至11月20日 , 已有16家公司被强制退市 , 其中9家为面值退市、6家为财务退市、1家为规范退市;此外 , 已有13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渠道退市 , 年内退市公司已达29家 。 有专家称 , 未来 , 在退市制度不断完善背景下 , A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或将逐步增加 , 从而驱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断改善 , 为A股走势长期向好创造有利条件 ,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
本报采访人员 昌校宇
11月19日 ,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 , “2019年以来 , 证监会将完善退市制度作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2019年 , 共有18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退出 。 近两年强制退市共25家 , 超过了2006年以来强制退市数量的总和” 。
据《证券日报》采访人员统计 , 今年以来截至11月20日 , 已有16家公司被强制退市 , 其中9家为面值退市、6家为财务退市、1家为规范退市;此外 , 已有13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渠道退市 , 其中重组上市7家、出清式资产置换6家 。 也就是说 , 年内退市公司已达29家 。
“被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 , 体现了退市方面监管力度有所加强 。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分析称 , 按证监会行业分类 , 16家退市公司中10家属于制造业 , 2家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家属于建筑业 , 1家属于房地产业 , 1家属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家属于综合类 。 从行业分布来看 , 将近三分之二的A股退市公司来自制造业 , 体现了目前制造业整体 , 特别是其中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景气度较低 , 截至10月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依然负增长也释放了同样的信号 。 虽然今年突发的疫情可能对上述退市公司经营带来影响 , 但核心原因还是自身长期经营不善 , 在疫情暴发之前 , 这些退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就已经持续表现不佳 , 其中超半数强制退市的公司是面值退市 , 说明投资者“用脚投票”这种市场化的检验机制发挥了作用 。
据《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不完全梳理 , 仅11月份以来 , “退市”一词就至少被中央及监管层提及3次 。 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 , 会议指出 , 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 , 完善退市标准 , 简化退市程序 ,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 严格退市监管 , 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11月10日 , 中国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 , 要求严格退市监管 , 完善退市标准 , 简化退市程序;11月12日 , 上交所党委召开专题会提到 , 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深化注册制、退市、长期投资者等关键制度改革 。
“一系列的政策信号显示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已成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 ,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 , 未来更多的退市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 ”董忠云认为 。
谈及“劣质”上市公司退市逐步常态化对实现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新陈代谢有何重要意义?董忠云认为 ,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 在通过IPO注册制改革引入更多优质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同时 , 必须完善退市制度将“劣质”公司从市场中清退 ,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 , 令市场焕发持久生命力 。 否则 , 资本市场如果“只进不出” , 虽总体规模越做越大 , 但大量上市公司占用市场资源 , 却不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 只会拖累市场的整体效率 。
【「证券日报」年内29家公司实现多渠道退市】 “未来 , 在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下 , A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或将逐步增加 , 从而驱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断改善 , 为A股走势长期向好创造有利条件 ,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 ”董忠云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