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百万雄狮缘何在三年内消失?

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 , 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 , 刑不避大夫 , 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 。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 , 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 。
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贰?二柄 , 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 , 投入到战国时代规模宏大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 。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 , 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 , 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 。在「伏尸百万 , 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 , 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 。
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一年 , 被强秦连续折腾了一百余年的东方六国以无还手之力 , 各国弱势以成 , 天下合纵无望 , 而强秦独步天下随时便有泰山压顶之势 。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 , 无论再怎样垂死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 。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爲期不远了 。对此 , 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李斯与韩非的授业恩师 , 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预言这个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 , 将在二十年之内统一 。
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时间里 , 秦国统治集团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 , 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 , 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 。为此 , 秦国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 , 随即秦国的百万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史记中所载:「秦尚黑 , 秦崇水德 。」不难想象 , 如黑云蔽日一般的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天下 , 北方四国首当其冲 。
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 , 韩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将王剪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 , 攻破邯郸 , 虏赵王迁 , 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 。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 , 燕王喜与代王嘉(赵公子嘉)联合抗秦 , 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 , 燕军大败溃不成军 。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 , 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 。前225年 , 被秦军四面合围 , 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 , 妄图坚守大梁 , 垂死挣扎 。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 , 城中百姓尽成鱼鳖 , 是年三月城破 , 魏王豹被杀 。
至此 , 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 。与中原国家不同 , 楚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南方大国 。楚国地大物博 , 极盛时期 , 统治着淮河以南 , 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 。楚人自西周以来就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与独立精神 。虽然一百年来 , 在秦军的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 , 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 , 屡次迁都避祸 , 楚国的发源地荆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部没入秦国 , 楚怀王也入秦被囚 , 客死他乡 , 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 皆以爲耻 。
以至于屈子发《离骚〉之感 , 叹《国殇》之悲 , 投汨罗江而死 。应该说 , 在秦国十年统一战争中 , 秦军在楚国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 , 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 , 初战不利 。前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 , 由大将王剪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 , 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 。
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 , 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綫 , 楚军大败 , 楚王也被俘 。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迎立昌平君爲王 , 继续抗秦 。秦军进击淮南 , 兵围寿春 , 并发动总攻 。项燕率楚军拼死抵抗 , 但终因力量悬殊 , 经数日激战寿春城破 , 昌平君身死 , 项燕在绝望中自杀 。秦军分道渡江进军江南 , 楚国灭亡 。此时一直对五国袖手旁观 , 见死不救 , 安享太平的齐国也预感到大祸临头了 , 开始慌了神 。
前221年迫于严峻的形势 , 齐国同秦国断交 , 并开始陆续征调军队防守西部边境和内长城 。秦王政命刚刚远征完辽东在燕地休整待命的王贲 , 率大军从燕国南下越齐国河内地区 , 以出齐军防綫之后 , 出其不意直插临淄 。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倍道而行 , 齐国连调兵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 , 同年秦军进入临淄 , 齐王建以举国之兵 , 完甲之师不战降秦 , 纳土归朝 。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被加载史册的日子 , 战乱以久的天下重新一统 , 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让人们苦苦等待了四百年之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