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正明斋饽饽铺
_原题为 正明斋饽饽铺 
笔者收藏有系列老天津糕点庄的点心笺儿 , 故纸上常见“京津糕点”字样 , 正说明了津味点心主要承袭京式糕点(另有广式、川式、秦式、闽式、扬式、宁绍式、沪式等)的核心内涵 。 近期 , 在新淘到的一沓旧津点心铺资料中 , 巧见老北京正明斋饽饽铺的一张仿单 , 广告所示糕点名称大多也是津行热销的 , 是老天津人喜食的 。
 源于满族食文化 , 老北京把糕点称作饽饽 。 清同治三年(1864) , 正明斋饽饽铺创始于前门外煤市街南头路东 , 东家是山东掖县的孙学仁 。 开办伊始 , 正明斋便恪守传统 , 保证质量 , 比如点心原料绝不以好充次 , 且配方严格 , 讲究用西山薄皮核桃仁、密云小枣、云南桂花、北山山楂 , 及去皮的芝麻等 。 正明斋点心品种数十 , 大致分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类 , 取南北荤素之精粹 , 融汉蒙满藏之特色 , 其中的奶皮饼、月饼(红、白、干菜、黄酥)、杏仁干粮、桃酥、蜂蜜蛋糕等最是脍炙人口 。 被列入宫廷细点的内府玫瑰饼值得一提 , 它以玫瑰花瓣做糖馅 , 清纯雅致 , 香甜可口 。 蜜供也闻名 , 无论季节变化皆经得起考验 , 能存放较长的时间 , 哪怕夏天也不淌蜜 , 口感香甜柔软 , 不粘牙不糊嘴 。 正明斋很快名响京城 , 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云:“瑞芳、正明、聚庆诸斋 , 此三处 , 北平有名者 。 ” 
 作为清宫喜庆宴寿御用食品 , 慈禧太后曾以它赏赠宫妃宾客 , 许多旗人、名流自然慕名而来 。 民国时期在京的达官显贵或各界名流也纷纷品尝 , 比如袁世凯多次到正明斋订购;张学良喜好玫瑰花饼;郝寿臣爱吃鸡油饼等 , 故事颇多 。 旧年腊月 , 京城市面常见挑着大圆笼的伙计 , 圆笼上有“正明斋饽饽铺”字样 , 他们是为大户人家送饽饽、蜜供的 , 亦可谓“流动广告” 。
 全盛期的正明斋在京开有多家分号 , 兴隆生意可见一斑 。 同治九年(1870)一分号开设 , 在前门外三里河北桥湾;光绪八年(1882)二分号开设 , 在前门外鲜鱼口;光绪十六年(1890)三分号开设 , 在前门外珠市口 。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明斋分家 , 第二分号改称正明斋东记 , 由孙学士经营 。 笔者所藏的故纸上方即标“东记”字样 。 花开千朵 , 单表孙学士一枝 , 1920年在前门五牌楼又开晋记 , 1922年在鲜鱼口小桥路再开文记 。
 正明斋东记仿单上广而告之:“本斋专做四时糕点 , 五仁细馅 , 应节礼品 , 各样细点 , 茯苓夹饼 , 什锦炸食 , 大小八件 , 荤素各种月饼 , 糯米元宵 , 龙凤喜饼 , 回盘糕饼 , 外带行匣(笔者注:木片制点心盒) , 不误主顾……”广告同时注明上述各号详细地址 , 方便顾客 , 也有连锁推介的意味 。 阅读细节可知 , 本家孙学义1919年在前门外西柳树井开设的西号 , 于此仿单中并无显现 。 再有 , 上述各样糕点无一不是津沽食客心心念念的美味 , 京津食俗之偏好、近同显而易见 。
【糕点|正明斋饽饽铺】此番偶得的正明斋故纸 , 是昔日京津糕点行间借鉴交流过程中遗存的“蛛丝马迹” , 或许具有一定的“实物文献”价值 。
推荐阅读
- 《半熟恋人》大反转,罗拉成“香饽饽”,王能能发文暗示两人结局
 - 浙江街舞机构突破3000家,为何作为亚运会正式项目的街舞成了香饽饽
 - 张英席:变身香饽饽,喜提《越战越勇》《回声嘹亮》俩节目座上宾
 - 央视国庆晚会明星阵容:优质艺人成香饽饽,流量已经不是第一选择
 - 央视中秋晚会嘉宾阵容曝光,“流量”不再是香饽饽了
 - 扫娱风暴⑤丨从少人问津到月入百单!业内人士揭秘“艺人风险调查”变香饽饽背后
 - 《披哥》部落联盟,张晋组成香饽饽,林志炫组无人敢碰
 - 正能量|官方认证!三位艺人被点名正能量偶像,或成后期综艺节目邀请的香饽饽
 - 顶流|抖音奇妙夜嘉宾,奥运冠军是惊喜,没有了顶流,周深依旧是香饽饽
 - 全红婵|馋坏谢思埸!全红婵在恩师家中做多种糕点,陈芋汐红姐我要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