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5G技术+工业互联网产业 为建设制造强国赋能提速
5G+工业互联网 为建设制造强国赋能提速
坐上操控台 , 眼前的屏幕实时显示码头堆场上集装箱的位置 , 动动手柄和按钮 , 集装箱就装卸好了 。
在宁波舟山港 , 做同样的工作 , 工人以前需要爬上30米高的龙门吊 , 在工作间一坐就是8小时 , 不吃不喝不去厕所 , 每天三班倒 。 而利用5G网络实现远程操控后 , 港口装卸效率提升了20% , 人工成本有望降低50% , 工人“从桑拿房走到了空调房” 。
【应用|5G技术+工业互联网产业 为建设制造强国赋能提速】5G商用超一年 , 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 , 类似场景正在千行百业上演 。
“我国充分发挥5G赋能工业应用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 。 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 , 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智能理货物流、无人巡检安防等一系列应用成果 。 ”
11月20日 , 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 。 开幕式上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介绍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最新成绩 。
他表示 , 我国已建设5G基站近70万个 , 终端连接数突破1.8亿 , “5G+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过程中正迸发出磅礴力量 。 ”
制造强国关键支撑
“在上海商飞 , 制造大飞机的材料是复合材料 , 要保证质量 , 过去靠老师傅的眼睛 , 现在用高清的摄像头 , 通过5G网络直接传到后台 , 监测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5分钟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现场举例 , 他表示 , 机器人不仅能提高生产质量 , 也能承担很多危险的工作 。
“华为公司预测2025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和103个机器人协同工作 , 也就是说 , 到2025年每100个工人里就有一个机器人 。 虽然只是1% , 却具备几十个工人的生产能力 。 ”邬贺铨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 ,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 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 而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 需要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指出 , 智能制造也为5G+工业互联网开辟广阔的应用和市场 , 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赋能技术 , 20%的市场在消费端 , 80%的市场要在产业端 , 智能制造和数字中国是5G应用的蓝海 。
持续探索应用场景
“行业之间痛点难点不一样 , 基础不一样 , 要实现的路径也不一样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说 , 目前在应用推广过程中难以形成一个快速的、跨行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解决方案 。 可以先聚焦于垂直行业的共性问题 , 实现各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她表示 , 未来的5G+工业互联网还要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 真正把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发挥出来 。
“5G+工业互联网是新兴事物 , 当前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 。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同样表示 , “建议各地各部门结合区域经济特征 , 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梳理 , 针对应用场景联合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实践 ,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 , 现在围绕5G的装机项目超过5000个 , 像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等等 , 已经形成代表各个行业共性的刚性的需求 , 这些需求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
肖亚庆表示 , 当前 , 领先企业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 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不断延伸 , 覆盖行业和领域日趋广泛 , 已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装配等一系列应用成果 。
推荐阅读
- 《集光之夜》突破创意与技术壁垒 成功打造线上演艺新模式
- 数字人,助力服务行业升级
- XR舞台、自由视角、虚拟拍摄、绿背抠像合成,这些舞台科技应用都在2022江苏卫视春晚
- 【RM】宋智孝,误以为硅谷“技术谷”…金钟国“哪有什么技术门牌啊”!
- 运动竞技节目《冠军对冠军》滑板冠军潘家杰大秀滑板技术
- 焦点分析虚拟主持人亮相后,芒果TV带着技术团队走向台前
- 现实版“高分低能”?美女高材生去实习,却连电脑基本技术也不会
- 4K技术展太湖之美,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即将开播
- 以虚拟技术赋能创新题材,江苏卫视《2060》收视热度口碑齐飞
- 又土又上头!用好莱坞技术拍农村生活,人称“糙版李子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