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央广时评】校园霸凌为何反复上演?

_原题为 【央广时评】校园霸凌为何反复上演?
发生于校园内外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 , 一次又一次触动大众敏感的神经 。
因为被伤害者是未成年人 , 而让人性中的舐犊之情和同情弱者等情感在释放中产生痛楚感 。 又因为伤人者也是未成年人 , 所谓“伤害者被伤害” , 而让人痛心加伤感 。
所以我们必须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 一个是这种现象是否过去也屡屡发生 , 只是人们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 倘真如此 , 说明社会大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 尤其人文素养上升到新高度 。
另一个是这种现象过去不多发生 , 而今时有发生 , 且愈演愈烈 , 那么原因就值得挖掘 。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缺陷 , 比如人们诟病的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 , 致使孩提时期缺少了必要的人文颐养 , 严重者便出现心理蜕变 。 是不是留守儿童、单身家庭太多 , 在孩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缺少来自亲人的爱 , 致使内心深处缺少同情和怜悯的生长空间 , 同时暴戾之气野蛮生长 。 是不是我们社会环境氛围的营造有缺陷 , 为孩子们的心灵空间注入太多非人性化的东西 , 影响着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等 。
【未成年人|【央广时评】校园霸凌为何反复上演?】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 我们在关心关注一个个未成年暴力事件过程中必须想更多 , 思更深 。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方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