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淮安工业园区书写“绿色答卷”

【村庄环境|淮安工业园区书写“绿色答卷”】近年来 , 淮安工业园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 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 , 也要绿水青山”理念 , 持之以恒地举生态旗、走生态路 , 获批省级生态园区 , 空气优良天数等生态环境指标始终全市领跑 。 总结园区生态建设经验与绿色发展成效 , 集中体现了三个“绿”字 。
一是“生态绿” 。 坚持规划引领 , 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园区 。 在造绿上下功夫 , 建成2200亩古盐河生态公园和栖霞河、永清河等生态廊道;在净水上做文章 , 将“河长制”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形成“主动担当、齐抓共管、落细落小”工作格局;在“护蓝”上花力气 , 坚持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路径 , 大力推进园区重点企业VOCs整治工作 , 整治施工扬尘和工业污染源 , 严控大气质量 , 园区的PM2.5浓度降幅、优良天数均达到省、市目标考核要求 , 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 未发生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
二是“生产绿” 。 坚持绿色招商 , 精心构筑生态、集约、安全的产业高地 。 坚持绿色招引 , 守住发展初心 。 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 , 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 , 这是园区招商的坚持和目标;坚持集约增长 , 推动绿色发展 。 按照“产业互补、优化延伸、重点突出”原则 ,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 释放发展叠加效应;聚焦安全环保 , 夯实绿色根基 。 近年来 , 园区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通过优化企业平面布局、改造工艺生产流程、推动危险工艺替代、加强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等措施 , 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
三是“生活绿” 。 健全配套功能 , 奋力打造文明、和谐、宜居的工业新城 。 通过持续加大投入 , 完善基础功能配套 。 精细开发空间资源 , 土地利用规划覆盖的范围内 , 道路联网贯通 , 水电气汽及污水管网铺设到位 , 生产保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投用 。 顺应企业发展需求 , 先后打造了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汽车博览园等特色载体 , 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 , 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拎包入驻;通过村庄环境整治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着力整治村庄环境 , “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 , 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 扎实推进农房改善、“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全要素”网格队伍组建、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工作 , 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通过持续文明创建 , 让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新风 , 持续开展各类活动 , 让新时代文明理念深入民心 。 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 , 重点培育地方特色文化 , 使文化成风尚 , 文明入人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