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龙的意象有何寓意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
在康熙字典中,龙还有好多种意思
山名:龍門
官名:龍師
马名:馬八尺以上爲龍(蒼龍)
玉名:龍輔
草名:游龍
神名:燭龍
人名:奢龍
龙一般是指龙这种动物、皇帝的象征以及杰出的人物。多出现在记载的,诗词上的话,多是下面这类
雁过江天云漠漠,龙游沧海水茫茫。——秋兴(宋.彭秋宇)
荷叶乱花看不见,夜深时有小龙游。——夜泛(宋.苏泂)
水亭初试小龙团。拜月深深频祝愿,花枝低压髻云偏。——浣溪沙 (宋.李昴英)(小龙团是一种茶饼)
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续古二十九首(唐.陈陶)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东(唐.岑参)
环城屯虎旅,伐鼓卫龙舟。——晚至武昌(明.陶安)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钱 (唐.李峤)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唐.杜甫)(卧龙是指诸葛亮)
如何不放蛟龙雨,欲断刘家一脉传。——周瑜(宋.徐钧)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龙的意象有何寓意】 道场从建后,龙去任人游。—— 大龙湫(宋.徐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