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5972.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凶猛 张坤、谢治宇等大佬加仓 布局港股时机已到?

今年南向资金已创历年新高!
数据显示 , 截至11月23日 , 南向资金净流入5972.58亿港元 , 已创下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新高 。
“价值洼地”港股市场最近关注度快速升温 , 基金机构积极布局 , 张坤、谢治宇等知名基金经理从三季度开始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比例 。
港股春天要来了吗?
南向资金净流入创新高
与A股相比 , 港股市场今年不温不火 。 截至11月24日收盘 ,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下跌5.76% 。
但近期港股市场的关注度却快速升温 , 南向资金“买买买”也停不下来 。
数据显示 , 11月以来 , 截至11月23日 , 南向资金合计买入达556.34亿港元 , 约合人民币476.08亿元 。 纵观2020年 , 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已达到历年新高 , 净流入达5972.58亿港元 , 约合人民币5334.89亿元 。 自港股通开通以来 , 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16555.36亿港元 , 约合人民币14398.43亿元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情况(亿港元)
【【中国证券报】5972.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凶猛 张坤、谢治宇等大佬加仓 布局港股时机已到?】 【中国证券报】5972.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凶猛 张坤、谢治宇等大佬加仓 布局港股时机已到?
本文图片

历年南向资金净买入情况
【中国证券报】5972.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凶猛 张坤、谢治宇等大佬加仓 布局港股时机已到?
本文图片

三季度以来 , 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港股 。
以易方达基金为例 , 根据三季报 , 易方达旗下基金整体加仓港股的痕迹明显 。 截至9月30日 , 易方达旗下10只基金产品的港股配置比例超过40% , 其中 ,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和易方达蓝筹精选的港股配置比例均超过40% 。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也在三季度增加了港股配置比例 , 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二季度已经持有的美团点评和腾讯控股外 , 三季度还买入比亚迪股份 。 前海开源沪港深价值精选的港股配置比例更是从二季度末的4.81%提升至三季度末的37.06% 。
此外 , 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或即将发行沪港深基金 。 创金合信基金正在发行创金合信港股通量化 , 德邦基金、南方基金即将发行德邦沪港深龙头、南方沪港深核心优势 。
港股估值优势明显
港股市场为何获得南向资金青睐?
招商基金指出 , 目前港股投资性价比处于历史高位 。 数据显示 , 衡量AH股比价的主要指标沪港AH溢价指数在10月初超越了2015年的高位152.03点 , 达到154.23点 , 创下过去10年以来的新高 , 该指数目前仍在高位附近波动 。
截至11月23日 , 有13家上市公司的AH股溢价率超过300% , 其中最高的浙江世宝和复旦张江溢价率超过500% , 分别达到514.48%和506.84% , 还有国联证券、新天绿色能源等5家公司的溢价率也都超过400% 。 招商证券认为 ,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 , 在“弱美元、稳人民币”趋势下 , 港股中资股的盈利确定性高 , 低估值优势明显 。
近期沪港AH溢价指数走势
【中国证券报】5972.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凶猛 张坤、谢治宇等大佬加仓 布局港股时机已到?
本文图片

德邦基金海外与组合投资部总经理郭成东指出 , 过去3年 , 港股生态的变迁已悄然开启 , 市场结构有了大的蜕变和跃升 。 2018年上半年 , 香港交易所修改规则 , 允许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 , 成为市场近几年的热点板块;2019年 , 同股不同权公司可以在香港上市 , 开启了中概股回归港股的大潮;2020年9月初 , 港交所首次提出可将两地上市及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指 , 新经济的占比大幅提升 。
郭成东还介绍 , 11月13日晚 , 恒指照例公布季度指数调整结果 。 从此次指数调整中看到 , 新经济占比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 。 对标2014年港股通刚刚开启之时 , 金融业占到47% , 2016年金融业权重仍占到46.8% , 此轮调整后 , 金融业占比下降到32% , 可选消费、信息科技已合计占到46% 。 历时3年的主动调整 , 为港股带来了大量的优质资产 。 而未来优质新经济龙头标的的增加 , 叠加企业盈利的系统性回升和资金的持续流入 , 也有望改变港股长期估值折价及赚钱效应不足的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