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成“一带一路”合作热点( 二 )



进一步实现金融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面对投资热潮 , 多位专家也发出提醒 。 “能源项目投资规模较大 , 5-10年内往往难以收回成本 , 因此伴随着资产搁置等风险 。 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内 , 投资者必须谨慎 , 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回报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郝博霖表示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扩大能源的可及性 , 避免市场失灵。

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思迈乐·哈乐发卫认为, 各国仍需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绿色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了解 , 构建绿色多元、风险可控的绿色产业投融资体系 。 产业方也要致力于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 进一步提升技术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 通过金融和技术紧密结合 , 共同促进能源绿色转型 。 ”

“相比传统电力 , 可再生能源项目金融属性更强 , 但目前 , 融资层面仍面临三个问题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陈观福指出 , 一是规划引领不够导致消纳问题突出 , 项目投产后难达预期 , 影响金融机构投资评估;二是部分新能源财政补贴滞后 , 投资商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三是模式匹配不强 , 不少国家仍参照传统电力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 , 融资条件苛刻、融资成本偏高 ,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项目的开发 。

陈观福建议 , 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 , 让其能够区别于传统电力项目 , 发挥更强竞争力 。 针对自身特点 , 调整金融机构对新能源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 , 并创新商业模式 , 简化融资流程 , 提升融资审批效率 , 降低融资成本 , 由此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项目的可行性 。

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 责编 | 李慧颖【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成“一带一路”合作热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