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 青海近年新发现一处红色奇观,让美国探险家惊叹不已( 四 )


同时 , 昂赛乡也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 , 乡里有一片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的丹霞奇观——巴艾涌丹霞地貌区 , 这是本条线路的亮点所在 。
这个位于澜沧江上游支流的丹霞地貌景区可分为果道沟和扎曲两个丹霞峡谷景观带 , 被称为“青藏高原发育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 。 更重要的是 , 由于地处偏僻 , 这一丹霞地貌至今依然很原始 , 没有像内地许多地方那样受到商业气息的过多侵染...
(九)果道沟:原始的简易便道
吃过饱饱的午饭 , 短暂地休息一会 , 午饭后顺着一条小道穿越果道沟直奔巴艾涌丹霞地貌区 。
这个丹霞地貌区虽然离人类聚集区并不遥远 , 但因高山和峡谷的相隔 , 而且沿线的道路紧临澜沧江的支流扎曲河谷 , 崎岖难行 , 长久以来知道的人特别少 。 自驾来到这里 , 除了偶尔能在山谷间见到的稀疏牧群和寥寥无几的牧民外 , 基本上看不到外来者的身影 。

丹霞地貌 , 摄影@一皓
穿越果道沟时 , 由于这里尚未开发只有一条简易便道 , 所以一路上几乎没有人烟 , 更没有信号 。
这条峡谷里还有棕熊、雪豹、金钱豹、猞猁、狼等野生动物 。 沟里有不少大果圆柏古朴苍劲 , 刚开始仅看树干 , 以为这是一棵已枯竭凋亡的树 , 等抬头看树冠却是一片翠绿 。

果道沟 , 摄影@一皓
(十)乃本格拉巴瓦:丹霞地貌区的中心
行走在峡谷中 , 车辆前进方向的右边山头 , 有一个犹如竖起的大拇指的山峰 , 那就是乃本格拉巴瓦神山 , 是巴艾涌丹霞地貌区的中心 。
乃本格拉巴瓦山也叫乃崩神山 , 当地的居民对这座山非常的敬畏 , 在它的山脚下人们不敢大声喧哗 , 更不允许身穿艳丽的服装 , 大家可要注意了 。

乃本格拉巴瓦神山 , 摄影@一皓
这座山还影响着当地的习俗 , 传说本格拉巴瓦山神是个痴情的男人 , 但姻缘却屡屡不顺 , 于是他伤心欲绝、由爱生恨 , 发誓不让任何人迎娶新娘 。
传说只要有身着新娘装的姑娘被他知晓 , 就会意外而亡 , 或被抢去做押寨夫人 , 所以结婚当天只要是路过或者是见到过此山 , 新娘都需要女扮男装 , 背着猎枪 , 戴帽遮脸 , 这个习俗从古延续至今 。
(十一)巴艾涌:艳丽夺目的丹霞地貌区
路在密不透风的丛林中越走越窄 , 一路颠簸 , 连个人影也见不到 , 更是寂静的可怕 , 这里的地形山势非常有利于雪豹、金钱豹等食肉动物隐藏、侍机猎捕正在吃草、饮水的岩羊等食草动物 。

果道沟里果道河 , 摄影@一皓
我们行驶到澜沧江正源——扎曲河畔 , 奔腾不息的红色江水上横跨了两条桥 。
不过跨江可不能走前面那座悬索桥 , 上去走走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 过江需要走旁边另一座牢实的钢筋水泥大桥 。

钢筋水泥大桥 , 摄影@一皓
过了桥之后 , 一路上都是壮观、艳丽夺目的巴艾涌丹霞地貌 , 这种自然景观 , 色彩艳丽、生机盎然、壮美奇特又变幻无穷 , 同一个景观你若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和高度去欣赏定然是不一样的感受 。

丹霞地貌 , 摄影@一皓
前方不远 , 我们还穿过一段特别险峻的挂壁公路 , 这段走的真叫一个心惊胆颤 , 坐在后排车座上 , 向外看去基本是看不清路面 , 左边是陡峭的红色崖壁 , 右边是汹涌的澜沧江 。 路面狭窄 , 仅容一车通行 , 大家都在祈祷对面千万不要来车 。
穿过挂壁公路 , 就能看到远方的山头有一座山头长得很像一尊佛头 , 那就是巴艾涌丹霞地貌区最著名的景观 , 当地人称之为四面佛 。
四面佛 , 顾名思义从东西南北四个角度去看有四种不同的形状 , 从南面位置看她更像佛陀凝视着众生 , 保佑四方平安吉祥;从西面看像一尊长寿佛像;从北面看像一块巨形的海螺耸立在山上;从东面看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等待着她的心上人 。

四面佛 , 摄影@一皓

拉近点看 , 图@玉树雪豹旅行社
在四面佛的脚下 , 就是巴艾涌另一著名景观一一康巴阳元石 , 当然 , 较之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中的阳元石肯定要逊色不少 。

阳元石 , 摄影@一皓
至此 , 这条线路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 想露营的朋友 , 可留宿在隔壁的帐篷营地里 。 不露营的话 , 顺扎曲沿着昂塞大峡谷回到昂赛乡 , 相较果道沟 , 这条路更为原始 , 如果车辆不够硬派的话 , 走这段路真的很难受!


(昂赛大峡谷 , 摄影@一皓)
在昂赛乡接上810县道 , 走13公里后转接上345国道就能返回杂多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