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河 “手艺大师”王宝合:年近70功力不减,3球2碗轻松拿下4个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只要有一技傍身 , 走遍天下都不怕 , 这便是手艺人的底气 。 不过 , 古代的手艺人却不太受待见 , 甭管你会什么戏法 , 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 若想挣两个铜子 , 只能去天桥碰碰运气 。 几十年前 , 北京有“江湖八大怪”一说 , 这些人都是实打实的手艺人 , 他们不但瞒过了围观群众的火眼金睛 , 还闯出了一定名堂 。
“鬼手”王宝合 , 194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吴桥县 , 他的爷爷乃是“江湖八大怪”之一的“卸索大王”王玉林 。 所谓“卸索” , 其实就是“缩骨功” , 这是王家的拿手绝活 , 毫不夸张地说 , 这门技术一脉单传 , 绝不外流 , 迄今为止 , 也只有王宝合一个人练到了最高境界 。 不过 , 作为王家的传人 , 缩骨功只是基础罢了 , 若想吸引观众 , 还得学会、甚至创造其它绝技 , 比如:水流星、飞叉、魔术、三仙归洞、深喉纫针术等 。
6岁时 , 王宝合就跟着父亲前往北京天桥卖艺 , 虽然他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 但作为王家唯一的传人 , 他已经被赋予了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 。 实际上 , 王宝合也知道父亲是为了他好 , 在当时那个年代 , 没点真本事根本混不到饭吃 , 没人愿意把钱打赏给一个江湖骗子 。 于是 , 王宝合开始苦练功夫 , 他一是不愿给王家丢人 , 二是为了把这门功夫传承下去 , 就算他不靠这门手艺吃饭 , 也要把所有的本领都学透 。
正所谓“冬练三九 , 夏练三伏” , 从小到大 , 王宝合吃了不少苦 , 每逢下雨阴天 , 他全身关节都会隐隐作痛 , 这是练功时落下的病根 , 这辈子都好不了 。 后来 , 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 , 王宝合终于把父亲的一身本事学到了手 , 他最拿手的功夫乃是“三仙归洞”和“缩骨软功” , 虽说这两手绝活都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 , 但是就观赏性和趣味性来说 , 还是“三仙归洞”更受欢迎 。
三仙归洞是中国传统戏法 , 所需工具只有一根筷子、两个碗、以及三个球 , 表演者要凭借让人眼花缭乱的手速使3个球在2个碗之间来回变换 , 让观众猜碗里到底有几个球 。 说实在的 , “三仙归洞”考验的不仅仅是表演人的手速 , 还有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 若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顺利完成表演 , 就会自砸招牌 , 甚至把这门手艺推向绝路 。
幸运的是 , 王宝合成功了 , 他早已把“三仙归洞”练得炉火纯青 , 无论在多大的舞台上表演 , 都不会有一丝破绽 。 后来 , 王宝合的名声传到了香港 , 他的“三仙归洞”大受欢迎 , 社会上不少知名人士都想亲眼见识一下 。 2008年4月 , 王宝合跟随招商团去了香港 ,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 他平心静气 , 再次展现了拿手绝活——三仙归洞 。
【历史潮河|“手艺大师”王宝合:年近70功力不减,3球2碗轻松拿下4个亿】就这样 , 年近70岁的王宝合不仅博得了满堂彩 , 还令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赞不绝口 , 他当即决定在河北黄骅港投资一个4亿元的大项目 , 以示对王宝合的尊重 。 “鬼手”王宝合 , 凭借3球2碗 , 便轻轻松松拿下4个亿的大项目 , 这既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 ,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推荐阅读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视点·观察 充值App能和住同一家酒店的女性私聊?然而对方是“虚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