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行星 三体星生命希望破灭!比邻星天气报告发布,环境比想象中更恶劣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个来自于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三星系统半人马座α的行星上的文明。随着行星运行的位置不同,它表面的气候也在温度方面从适宜居住到人间地狱之间不断切换,那里的文明也不断地通过脱水和复苏的方式在这样的行星上苟延残喘。
文章插图
有趣的是,刘慈欣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半人马座α系统中有没有行星。而在2016年,刘慈欣一语成谶,科学家果然在这里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三体星”。而且更加令人兴奋的是,比邻星b也是一颗类似于地球的岩石行星,并且有可能位于宜居带内,可能允许液态水的存在,这意味着它在温度方面确实有孕育生命的潜力!
三体星这个发现实在太令人兴奋了,比邻星距离我们仅有4.24光年,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这不仅让我们观测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未来一旦有航天技术的突破,比邻星也将是最容易到达的地方。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尽管没有得到确认,但是科学家们的许多研究都告诉我们,在半人马座α星C,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邻星周围,可能还有另外一颗岩石行星,这更加提升了比邻星周围有生命存在的概率!
【 岩石行星|三体星生命希望破灭!比邻星天气报告发布,环境比想象中更恶劣】难道,三体人真的存在吗?
人间炼狱遗憾的是,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科幻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也带有一种个人的愿望,但科学必须要根据确切的观测数据来下结论。目前的观测结果告诉我们:三体星可能并不适合生命的演化,它表面的恶劣环境是已知的各种生物所远远不能承受的。
文章插图
(图片说明:比邻星b表面环境假想图)
我们知道,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质量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红矮星普遍拥有更长的寿命,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数万亿年,比宇宙现在的寿命还长得多,这就给周围行星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来进行生命的尝试。
凡是有利就有弊,由于温度比较低,所以行星想要获得足够的温度保持水的液态形式,就必须非常靠近红矮星。而红矮星在辐射方面,则是一点也不输给太阳这样的的黄矮星。因此,为了保持液态水而靠近红矮星的系外行星,就要成倍地承受来自宿主恒星的辐射摧残。
这不仅仅是理论,还有实际的观测证据。
文章插图
2017年,科学家在比邻星就观测到了一次非常恐怖的耀斑。尽管比邻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8,但它的这次耀斑强度是比太阳最巨大的一次还强10倍!在这种恐怖的辐射下,科学家对比邻星b孕育生命的希望直接降低到了冰点。
比邻星的日冕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更加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比邻星也会像太阳一样抛射出巨大的日冕物质。太阳的日冕厚度通常可以达到数百万公里,远远超过它的半径,并且温度也高达数百万摄氏度。同样的,比邻星也有类似的日冕活动,将大量的等离子体和电磁辐射释放到宇宙空间,让比邻星b的环境雪上加霜。
文章插图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w Zic介绍说:“在所谓的‘日冕物质抛射(CME)’期间,我们的太阳通常会喷射出炽热的带电粒子云。不过,考虑到太阳的温度远高于比邻星和其他红矮星,我们的‘宜居带’距离太阳表面也会很远,这意味着地球和这些事件之间也很遥远。而且,地球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磁场,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这些恐怖的太阳等离子爆发伤害。”
对于我们来说,太阳活动更多的是影响地面的电子设备和太空中的航天器及宇航员。而在红矮星周围的这些行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甚至像地球这样的磁场都不足以抵御红矮星这么强的辐射。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多次观测到了红矮星的耀斑,但是关于CME的证据却非常少,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文章插图
科学家曾经观测到过红矮星上出现过的长时间X射线吸收、蓝移的巴尔末线,这些的确是CME的特征,但同样也有可能是耀斑产生的。也就是说,即使红矮星上有日冕爆发,我们也很难将它和耀斑区分开。
那么,CME有没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征呢?
推荐阅读
- 引力 太阳系边缘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颗胡柚般大的黑洞吗
- 闪电 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也有闪电吗?
- 地球 太阳系最“高冷”的行星:天王星究竟有多懒?
- 小行星 嫦娥五号被超越?日本宣布喜讯:3亿公里外的“孩子”回到地球了
- 旋转臂 行星、恒星、星系都在旋转,宇宙是否也在旋转宇宙微波给出答案
- 小行星 地球上有一只神秘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太空,见过吗
- 海王星天体行星9 在45亿公里外,新发现139颗跨海王星天体行星9也许也藏身于此
- 地球 距离地球143光年的新星体为何被称作“流浪行星”
- 火星 这颗行星离地球最近,却很少受到人类关注,这是为什么
- 宿主 热到融化,外太空一颗行星温度超过4000℃,还有神奇的元素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