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国医大师路志正: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教你一招,让湿邪断根!( 二 )
还有些人喜欢用拔罐方式来祛湿。按理说,“湿”属水,火可克水,因此针对湿气过重的情况,艾灸与拔罐都可行。不过,要特别强调:拔罐只对外湿有效,如外湿引起的风湿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等,但它对于内湿毫无作用,而且它也没有健脾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绝对不如艾灸。
艾灸不仅可祛除外湿内湿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还能健脾,从根源上阻滞湿气生成。并且,在祛除湿气的同时,艾灸还能让艾草的药性传经透骨,达到培补元气、补益气血、补肾固阳等效果,脏腑功能得到调整,不虚了,自然就不易受湿邪侵犯,也不易生湿。
五、如何艾灸祛湿?
文章插图
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湿是载体,极易与风、寒、热等勾结,在临床上,极易表现出风湿、湿寒、湿热等各种症状掺杂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以祛湿为中心,兼而考虑其他因素,把湿祛除了,风、寒、热等就失去了依附的载体,再对付它们就容易多了。
1外湿
外湿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湿,如云、雨、雾、露,以及空气中的湿度。外湿进入身体主要通过5个通道:大椎、膻中、神阙、命门、涌泉。
因此,生活在外湿比较严重的环境中的人,如南方沿海区域的人,建议经常艾灸以上5个穴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内湿
内湿就是脾肾阳虚,导致运化水液的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引起体内水湿停滞。除了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有关外,内湿的形成还与饮食密切相关,像酒、奶酪、生冷食物、瓜果蔬菜以及各种生鲜鱼肉,都是生湿的食物。
上文说了,脾主水液代谢,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旺盛,身体的绝大多数水液就留不住。所以,祛湿从根本上说,还得健脾!
湿邪在脾,以寒湿困脾最为常见,建议温补脾阳,把脾湿慢慢蒸发掉,好比把湿衣服放在取暖器上烤干。建议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健脾益胃,同时温暖中下焦,增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非一|国医大师路志正: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教你一招,让湿邪断根!】如果聚湿成痰,还需理气健脾、化湿祛痰,当加灸阴陵泉、承山、丰隆、解溪,这些都是祛痰祛湿的大穴。
推荐阅读
- 经期房事给女人带来什么?
- 美国医生保健绝招
- 养生并非一味补 药补养生要分人
- 韩国医学界认定暴饮暴食是“精神问题”
- 有钱人都去国外看病?中国医疗真的不如美国、日本吗?我们差在哪
- 泡脚|泡脚养生,百岁国医大师邓老这个“泡脚方”效果好,既降压又安眠
- 把癌细胞注入到健康人体内,是否会得癌症?美国医生做过这项实验
- 补品|99岁国医的长寿秘诀公布,3种食物从来不碰,爱喝1物煮的水
-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预防癌变?|武汉国医堂
- 黄芪|国医大师颜德馨我用经方,抢救脾阳,治多年老胃病请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