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 这3种常见疾病,在广东省二医最高可获8万元救助金

羊城派 这3种常见疾病,在广东省二医最高可获8万元救助金

文章图片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朱健

12月12日 , 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 , 重点对神经类疾病进行专项救助 。 成立当天 , 基金会率先推出帕金森病援助、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援助救助项目 , 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 , 最高可获8万元救助金 。


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成立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表示 , 近年来 , 省二医不断探索与社会慈善机构合作开展公益救助 , 搭建慈善组织与贫困患者间的桥梁 , 多渠道发力、专业化救助 。 “此次成立的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 , 正是由省二医神经外科主任张勇作为发起人 , 在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的捐资下成立的公益慈善机构 。 ”
面肌痉挛半辈子 神经内科手术巧解困
今年46岁的刘阿姨(化名)一直遭受面肌痉挛的折磨 。 23年前左眼经常跳动 , 后来发作越发频繁并伴随着嘴角抽动 。 她试过中药、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 , 并没多大效果 。 由于抽搐不断加重 , 有时一天几十上百次 , “面部狰狞”的她无奈从东莞辞工回了贵州老家 。
刘阿姨偶然得知省二医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成功案例较多 , 于是 , 她找到了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勇 。 据悉 , 张勇主任已成功完成面肌痉挛手术1500多例 。
专家认真评估了刘阿姨面肌痉挛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完善相关检查 , 最终确定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方案 。 两个小时手术后 , 刘阿姨的面部没再抽搐 , 恢复正常的生活 , 这让她心怀感激 。
据刘勇主任介绍 ,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脑功能性疾病 , 发病率为千分之二 , 多在中年以后发病 , 且以女性较为多见 , 常表现为异常眼睑及面部频繁的痉挛样抽搐 , 导致眼睑闭合、严重者出现功能性失明 。 面肌痉挛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 特别是教师、律师、演员、营销人员等 。 长期病态的面容让他们不愿与人交往 , 导致情绪低落 , 对生活失去信心 。
“虽然这种疾病诊断简单 , 手术治愈率也达到98%以上 , 但仍有部分边远贫穷地区患者 , 因为经济拮据只能隐忍病痛折磨 。 ”为了给他们做点什么 , 张勇主任携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筹集资金 , 力求帮助家庭贫困、经济拮据的弱势群体完成必要的神经疾病规范治疗 , 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就此诞生 。
面向全国首推两个援助项目 每人最高可获救助8万元
据记者了解 , 羊城暖蓉公益基金面向全国率先推出两个公益慈善援助项目——“杏林漫步”帕金森病慈善援助项目、“关爱暖蓉”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慈善援助项目 。
【羊城派|这3种常见疾病,在广东省二医最高可获8万元救助金】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 , “杏林漫步”帕金森病慈善援助项目每例资助3-8万元 , “关爱暖蓉”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慈善援助项目每例资助0.5-2万元 。
提到公益基金以“暖蓉”为名称 , 张勇主任告诉记者 , 帕金森患者是面具脸容 , 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痛苦面容 , 面肌痉挛患者是不对称面容 , 这些疾病都夺走了患者的笑容 , “容”通“蓉” , 希望借此基金会带给更多患者及其家庭温暖的笑容 。

爱心企业现场捐助
张勇主任还指出 , “基金会还将加强脑功能疾病知识科普宣传 , 资助神经领域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国内外合作 , 帮扶基层及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专科建设、新技术研究推广等工作 。 ”
在慈善救助方面 , 记者了解到 , 省二医先后与多家公益组织联合推出了疾病救治公益项目 , 其中涵盖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重病 , 以及脊柱侧弯、儿童风湿病、胸廓畸形等常见病 。 近三年来 , 该院联合社会力量 , “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力 , 为困难住院患者筹措爱心捐款超过2478万元 。
TIPS :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首批捐助项目
一、 “杏林漫步”帕金森病慈善援助项目
资助对象:全国各地区经济困难家庭中 , 重症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成人患者(70岁以下) 。
病种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梅杰综合征等肌张力障碍疾病 , 适合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脑起搏器)治疗的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