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一学生该高考后出国,还是会考后直接准备出国母亲建议出国申请同时高考获得体面分数作为一个保障

谢邀@莩苜从你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你的母亲和你在出国这件事上还未达成一致,你的母亲其实还倾向于你通过高考,留在国内上大学(因为她觉得海外的情况不了解,以及对你出国考试信心不够);而之所以你母亲有这样的担心,也是因为你自己决定出国留学的原因是觉得在国内的成绩平平,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理由,这也是你母亲担心你如果出国考试准备也遇到挫折的话可能也会退缩,导致最后两头都没有着落。我的建议:
1.首先明确为什么要出国读书?理由可以是:出国可以申请到的学校,质量比国内高考能录取的学校更好。那么你就要评估一下自己目前的状况:按照自己目前高中的情况,你在班里的情况,假如你全力以赴,你可以取得的成绩或者你母亲口中体面的成绩是多少?可以上国内什么大学?这个大学中你想读的什么专业?如果是申请国外的学校?你已经明确自己要读的大学或者专业了么?如果已经明确大学,那么这个大学的录取条件你知道了么?要达到这个要求的难度和高考获得体面分数的难度是否有过对比?——你要把这种对比分别列出来,跟你的家人商量,与其跟他们对抗,不如邀请他们参与到这个决策中来,毕竟这是人生的大事,当他们通过对比发现出国留学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时,他们会支持你,并且督促你进行准备。
2.不建议两手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对自己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是否能够handlemultipletask,尤其是如此复杂、长期和有挑战性的任务。你要知道很多人只准备高考成功率也不是很高(至少一本,但有时候成功可以指211、985之类的学校)。那么准备出国留学的话,首先要做好申请规划: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学校、专业(相互关联的)和自己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有了目标之后,要了解申请的要求,比如各项考试的要求和申请材料的准备,同时要确保自己的高中成绩也要符合要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做一些extracurricularactivity来增强你的申请背景,这些都是需要规划的,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的。光考试,可能要上培训班、还不止考一次。所以,如果两头抓估计是自己疲于应付,结果也会令人遗憾,还会产生相互指责,所以一开始方向和目标明确很重要。
3.对于申请国外学校而言,会考的重要性优于高考:如果是高中毕业出国,那么会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会考一塌糊涂,绝对会影响你的出国申请。所以如果你没心思准备会考那也就不必准备申请出国了。因此,你自己必须要坚定一个目标,在国内读本科还是去国外读本科?不要因为高考压力大就选择出国,出国压力也不小。
4.可以采用的策略:1)认真准备会考:如果出国,那么会考很重要;如果高考,那么你还有2年的时间,不会因为你花1个月准备会考的几个科目而浪费了复习的时间。时间不能挤出来么?效率不能提高么?会考又不难,干嘛要糊弄过去?2)休学1学期/1年:如果和家人商议不下,还是比较犹豫,可以考虑休学一段时期,把出国的英语考试给落实了,如果在这段时间你的出国考试成绩还不错,那么至少跟你父母证明了你的能力,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如果不行,那就一门心思准备高考,也还来得及。
5.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有考虑:去国外读本科的费用不知道你是否了解过?如果去美国或者英国的话,4年下来要100-150万人民币(学费+生活费),而读个研究生大概是一半的费用(部分会有奖学金),所以这点也是需要考虑的,家人是否因为经济的原因也有犹豫。在美国,读大学都是自己想办法的,父母即使支持也是帮孩子申请贷款而已,贷款还是要孩子自己还的,所以相比较美国的年轻人,我们是更幸福的,毕竟一毕业没有背负沉重的债务,相对而言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人纠结是赚钱要紧还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紧,你假设自己背着10万美金的债务呢?)
————————————————————————————————————————
最后,我还想补充说一说高中毕业去国外读本科好,还是本科毕业去国外读研究生更好的问题:
1.对于目标明确的人:如果你已经想好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CS、工程、数学、物理等等,那么总体而言国外好的大学更多,并且教学质量的确总体而言比国内更好,这和高校的激励体系有关,国内的教授们忙着发文章,对于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很不重视,即使在我的母校,也有不少老师上课念PPT,考试考名词解释,这就很没有意义;而且越是没水平的老师越喜欢点名。相比较而言,国外好的学校(请注意是好的学校,比如USNews前100,前50就更好了)本科教育是很重视的,本科生也是学校最宝贵的校友资源,享受最多的福利,因此课堂质量是不错的,并且平时也比较严格,而不是只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决定成绩。另外,国外的资源的确更多,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各种实习机会等,很舍得给学生“浪费”,跟国内资源稀缺,各种实操缺乏有天壤之别。(对于目标不明确的人,还是先读国内本科,多花点时间想清楚更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