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倍于苏联三次采样总和,嫦娥五号月壤称重结果出炉!见证历史( 二 )
继月球-24号无人月球采样任务之后,时隔44年人类终于更新了月壤样本,国际同行也纷纷投以期待与赞叹的目光,唯独大洋彼岸仍然颐指气使的想当教师爷。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当天,NASA表示,我们希望中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取的数据,以增进我们对于月球的了解,就像阿波罗计划和阿尔忒弥斯计划所做的那样。
文章插图
嫦娥五号发射当天NASA的回应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当天,NASA官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只是转发了一条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计划的宣传动画。
文章插图
嫦娥五号着陆地球后NASA的反应
NASA的这些操作至少有两点拎不清:
CNSA(我国航天局缩写)共享探月成果的工作轮不到NASA来指指点点,嫦娥工程历次探月任务成果对外开放力度之大有目共睹,甚至对外开放力度比对内开放力度还要大。
NASA有没有反思他们在嫦娥二号任务中充当的反面典型?
文章插图
嫦娥二号
2011年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完成月球环绕探测、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探测后准备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掠探测,此时NASA突然关闭了小行星运行轨道数据库,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科学共享理念”。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最终还得靠自己。在动员全国天文射电观测力量之后,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数据最终被我们精确测算,随后嫦娥二号在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处成功飞掠图塔蒂斯小行星,并获取了连续成像数据。
文章插图
嫦娥二号飞掠图塔蒂斯小行星
除此之外,《沃尔夫条款》、《ITAR禁运条例》对我国航天的限制就更是臭名昭著!
NASA转发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计划的宣传动画,妄图给嫦娥五号上眼药同样是昏招。
进入21世纪以来NASA先后两次宣称要载人重返月球,星座计划前后历时6年,两款战神火箭先后下马,继承星座计划遗产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前后历时十余年至今没有实现载人首飞,如今SLS载人版火箭首飞更是一拖再拖,随着时间的虚耗,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即将突破百亿美元。
文章插图
已故星座计划仅存在于PPT中的战神5号
反观我国航天,嫦娥探月工程立项十六年来,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五号T1、四号、五号共六次任务六战六捷,连续成功实施三次月面软着陆任务,掌握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无人自动化登月控制技术。
文章插图
嫦娥探月六战六捷
除此之外,随着嫦娥五号的完全胜利,突破的核心技术就更是车载斗量,人类首次无人自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放眼世界真正做到了独一无二。
文章插图
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地球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在嫦娥五号之前,服务载人登月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更是实现完美首飞,掌握了领袖群伦的倒锥体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同时落点精度也刷新了世界纪录。
文章插图
跳跃式再入返回轨迹
有人说,人家马斯克的载人龙飞船、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都不需要跳跃说明人家防热材料性能更高,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
这里的短视有两点:
1.载人龙、CST-100都是近地轨道飞船,如果要想承担深空载人任务就必须应用嫦娥五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所用的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
文章插图
载人龙飞船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深空载人飞船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只有防热,还有过载,如果没有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那么再入返回器将有高达17~32g过载,一名极为优异的宇航员或飞行员最多只能承受9g过载,而32g过载条件下人类没有生还的可能。
嫦娥五号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的过载不超过4.8g,远低于阿波罗载人飞船的7g过载,符合载人标准。
2.嫦娥五号的防热材料诞生于6年前,即便如此放眼当今世界仍然是世界领先水平。
推荐阅读
- 苏联 苏联当年要“挖穿地球”,却在挖到12263米时突然停手,为何?
- 地球 苏联当年挖穿地球,为何又在12263米突然停下,亲历者说出历史真相
- 明矾 打卡苍南版“九份”,探秘这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小镇,值得打卡
- 最新消息 2021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 苏联解体 苏联两悲催宇航员刚上天国家没了,在外太空飘111天,最后怎样!
- Nintendo 任天堂正将历史悠久的宇治小仓工厂改造成一个画廊
- Apple [图]Foster + Partners将罗马历史建筑改造成Apple Store
- Apple “苹果税”或成历史?Epic诉苹果案预计8月出结果
- 前苏联 为何美国登月后就没了下文,前苏联也果断放弃
- 人类 苏联曾把一只三岁小狗送进太空,63年了,如今还在地球轨道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