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本文插图



本文 1300 字 , 阅读约需 2 分钟
目录
1.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每天洗澡
2.洗澡时别“强力清洁” , 伤害皮肤
3.洗澡时间别过长 , 小心晕倒
4.洗澡水温别太高 , 小心烫伤
5.洗澡时小心滑倒、跌倒
6.警惕洗澡设备、环境是否卫生
7.忘记及时保湿
洗澡对于当代人来说 , 不仅是一种清洁的手段 , 更是一个难得的放松和思考人生的好时间 。
而且现在每家都有热水器 , 洗个澡也格外方便 , 有的朋友甚至养成了出门前、回家后都洗个澡的习惯 。
今天就来聊一聊 , 想洗个干净健康的澡 , 有哪些坑要注意躲避 。
1.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天天洗澡
正常的皮脂能保持皮肤的湿润、柔韧和屏障功能 , 稳定的菌群对皮肤的免疫功能也至关重要 。 [1] , 过度清洁会对他们产生损伤 。
每天大量出汗或暴露在大量油烟、灰尘之中的人有必要天天洗一下 , 已经出现皮肤干痒问题的人 , 可以在每天洗脸、洗屁股的前提下 , 适当减少洗澡频率 。

“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本文插图



2.洗澡时别“强力清洁” , 伤害皮肤
很多人喜欢经常去搓澡 , 觉得搓下来的灰越多越好 , 其实并没有必要 。 这种传统可能是过去冬天洗澡的机会很少 , 难得洗澡要彻底洗干净 , 再加上它特殊的文化意趣和痛觉使人兴奋的原因 , 才保留了下来的 。
还是应该温柔对待皮肤 , 不建议经常用搓澡巾、 泡沫球和刷子 , 会损害皮肤角质层 。 [2]
就算是对于背部痤疮严重的患者 , 美国皮肤科学会也强调过度搓澡不会带来任何帮助 , 反而会让皮肤更容易感染 。 [3]
另外 , 用清洁效果太强的沐浴露洗澡(特别有「抗菌」、「香氛」等关键词的) , 往往有额外的刺激性 , 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平衡 。
这些“强力清洁”的手段会让皮肤变得干痒、敏感 , 更容易感染和过敏 。 [2]

“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本文插图



3. 洗澡时间别过长 , 小心晕倒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美国皮肤科学会建议最好把洗澡时间控制在5-15分钟 , 最多也不要超过20分钟 。 [4]
洗澡过久除了会伤害皮肤 , 在通风不佳的浴室过久 , 还容易出现喘不上气、胸闷、四肢乏力、头晕的情况 。 很多公共澡堂通风设施过少 , 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 , 这种情况下更要小心 。
另外热水或蒸气会使血液集中到皮肤 , 血流变快 , 脑部容易产生轻微的供血不足 , 因而出现头晕 。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的朋友要格外小心 。
一般出现轻微的症状就最好离开澡间 ,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适当缓解 。

“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本文插图



4.洗澡水温别太高 , 小心烫伤
水温不宜过热 , 40摄氏度左右比较合适 , 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角质层 , 还会在洗完澡后加剧皮肤水分的蒸发 。
南方的朋友如果实在觉得冷想调高点温度洗澡 , 最好不要别洗澡边洗脸 , 就是别让花洒直接喷热水到脸上 , 长期用过热的水洗脸会导致脸部皮肤更易敏感 。
另外 , 很多成年人不觉得烫的水 , 儿童因为皮肤娇嫩会觉得烫 , 多询问孩子感受 , 不要强迫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温度给孩子洗澡 。
还有糖尿病患者对温度感知没那么灵敏 , 要小心长时间接触热水造成低温烫伤 。
“洗澡”洗不对还不如不洗,这7条你做对了几条?
本文插图


5.洗澡时小心滑倒
浴室因为装的是地砖加常常有积水 , 成为了家里最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 , 最近也常常能看到新闻报道有明星摔倒 , 而且后果也很严重......
为了防止滑倒 , 最好在洗手池前、浴缸边、淋浴间里边放置吸盘式防滑垫 , 一般的防滑垫容易移动 , 反倒是会带来额外风险 。
如果家中有老年人 , 建议在浴室安装浴椅、扶手 。
平时注意监测血压、血糖 , 有异常及时就医 , 洗澡时也要更小心一点 , 最好有家人陪同 , 起码出现意外能及时获得救助 。
6.警惕洗澡设备、环境是否卫生
油腻的浴帘、掉漆的花洒、潮湿的毛巾、老旧的热水器、离马桶很近的牙刷、很久没刷的地砖 , 这些都会让你“越洗越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