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也能烫伤?会!感觉不到的烫伤更可怕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 ,
各种新潮的取暖设备纷纷粉墨登场 ,
除了“暖宝宝”贴片继续热卖之外 ,
又有燃油金属暖手炉、
USB接口取暖设备等陆续推出 ,
受到热烈追捧 。
这些取暖用品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 ,
可许多人也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 ,
这就是医学专家所说的低温烫伤 。
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 ,
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
本文插图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 , 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 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
有研究表明 , 当49℃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3分钟 , 可导致表皮损害 , 超过9分钟表皮将坏死;44℃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 , 将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
尽管此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 , 早期大多只是可见红肿、水疱 , 但实际可能损伤至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 。
另外 , 四肢是平时使用取暖工具最多的部位 , 但由于四肢血液循环较差 , 若伴有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 更容易导致创面难以愈合 , 形成慢性溃疡 , 并因此留下疤痕 , 甚至需要植皮治疗 。
低温烫伤因常见水疱 , 易误诊为Ⅱ度损伤 , 但事实上多为深Ⅱ—Ⅲ度损伤 。
烫伤 , 高温与低温有何区别?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 , 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 , 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 , 面积也不大 , 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 , 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 如果处理不当 , 严重会发生溃烂 , 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 , 低温烫伤发生初期 , 损伤皮肤的层次较浅 , 就在真皮和表皮间形成了小水疱 。 这时候 , 如果及时移除热源 , 损伤就不再发展 。 但烫伤者常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发现损伤 , 导致进一步伤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 。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1
婴幼儿
表达能力欠佳 , 如果监护人照看不周 , 很容易导致烫伤 。
2
女性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现象比男性常见 , 会更多地使用取暖工具 。
3
糖尿病、脉管炎、
中风后遗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
因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 , 易受到烫伤伤害 。
4
麻醉术后患者、醉酒、过度熟睡的人
因意识不清 , 易发生低温烫伤 。
低温烫伤后怎么处理
01
降温处理
在低温烫伤后 ,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 , 以降低伤口的温度 , 缓解疼痛并将烫伤的伤害降到最低 , 如果发现烫伤脱皮的现象 , 改用浸泡的方式进行降温 , 降温时间应在15~20分钟为最佳 。
02
消毒杀菌
在降温过后 , 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杀菌 , 以免伤口感染 。
03
适量涂药
涂抹适量的烫伤膏 , 能够有效止痛 , 并促进伤口细胞的修复 。
04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烫伤情况比较严重 , 烫伤部位的皮肤呈红褐色或灰色 , 并且烫伤面积过大 , 无法自行处理 , 建议立即就医治疗 。
如何远离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 , 烫伤发生时不易及时察觉 , 想要避免低温烫伤关键在于提前预防 。 高危人群使用取暖物品时 , 无论自我还是家人都需格外注意 。
- 首先控制好温度 , 因为温度越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越短 。 一方面可直接调低取暖物品的温度(如电热毯调成低热档等) , 另一方面取暖物品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热水袋裹一层毛巾等) 。
- 其次需控制好时间 , 避免长时间的接触同一部位 , 更不可在熟睡时使用接触类取暖物品 。
-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尽量避免使用“暖宝宝”之类的取暖物品 , 通过多穿衣保暖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
推荐阅读
- 脚烫伤不能吃什么
- 脸烫伤不能吃什么呢
- 被水烫伤了不能吃什么呢
- 油烫伤不能吃什么
- 热水袋烫伤有哪些
- 手被水蒸气烫伤怎么办
- 上班族减肥 上班族喝咖啡也能瘦身
- 不吃盐也能减肥?还是老办法有效
- 情绪低落, 如何呵护那低温的心?
- 低温养生 白领一族健康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