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62岁大妈晨练突然倒下,半身瘫痪!医生:老人冬天出门记好这几点,能救命


最近一段时间 , 冷空气突然来袭 , 全国大面积降温 , 瑟瑟发抖的寒冷已经在全国各地搬运上架 , 并持续发货 。
冷冷冷……这是冬天特有的味道 , 但也带给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健康隐患 。
每年临近冬至时节 , 数九还未开始 , 却进入了脑血管病高发期 , 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症状或已确诊脑血管病的老人更要提防起来、高度警惕 , 当心脑中风盯上你!

老人|62岁大妈晨练突然倒下,半身瘫痪!医生:老人冬天出门记好这几点,能救命
本文插图



一.冬天早起公园晨练
【老人|62岁大妈晨练突然倒下,半身瘫痪!医生:老人冬天出门记好这几点,能救命】老人刚热身就倒下偏了瘫
62岁的北京大妈孔阿姨(化名) , 这两天如往常一样起个大早 。
天还没大亮 , 6点不到的光景 , 孔阿姨约小区老伙伴们一起去公园拍打锻炼 。 没成想 , 刚开始做热身动作 , 她就觉得浑身没力气 , 半边身体好像也不怎么听使唤了 , 脸色也越来越白 。
同伴们见状 , 赶紧打120把她送到医院 , 结果确诊“急性脑卒中” 。 医生立刻走绿色通道救治 。
经过医生的抢救 , 孔阿姨幸运地度过了危险期 , 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偏瘫、吃东西呛咳 。
“自己跟平常一样锻炼的 , 怎么一下就中风了呢?”躺在病床上的孔阿姨满腹疑惑 。

老人|62岁大妈晨练突然倒下,半身瘫痪!医生:老人冬天出门记好这几点,能救命
本文插图



其实 , 每年到冬季 , 从医院接诊情况看 , 脑卒中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出不少 。
冬季天气变冷 , 气温偏低 , 寒冷的空气刺激人体 , 易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 , 进而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 , 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 , 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 , 导致血压升高 。 此时 , 血小板也易凝集形成血栓 。
此外 , 寒冷的冬天还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 , 体内儿茶酚胺等化学介质分泌增加 , 血液黏稠度加大 , 血凝时间缩短 , 进一步促使血压增高和血栓形成 。
值得一提的是 , 尤其中老年人 , 由于生理功能减退 , 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 , 就更容易发生中风了 。
而且 , 天气突然地转凉 , 让很多老人血压升高 , 也可能导致隐藏在脑内的动脉瘤破裂 , 发生“脑出血” 。
二.老人说话不利索
警惕可能是中风先兆
“中风之病 , 如矢石之中人 , 骤然而至也” 。
脑中风 , 在医学上还被称为脑卒中 , 它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 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脑梗死” 。 其中 , 大约80%的脑中风是脑梗死 。
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除了导致死亡外 , 大多数的脑卒中存活者会遗留各种程度不同的残疾 ,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 是因病返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目前 , 中风仍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 。 据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 我国现有中风患者1494万人 , 每年新发病例330万人 。 脑卒中一般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群 。 [1]
一项发表在《STROKE(卒中)》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中风患者每延误治疗一分钟 , 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 , 导致140亿个突触和7.5英里的神经纤维损失 。 每耽搁一小时的救治时间 , 则将使大脑变老3.6年[2] 。
中风之后 , 大脑中的细胞会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 , 最终令细胞受损或死亡 , 继而会影响到活动及语言机能 , 严重甚至会出现偏瘫 , 乃至死亡 。
三.中风发生之后
早期识别堪比黄金!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 , 救治的关键就是时间 。 如果在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 , 老人能接受静脉溶栓或启动取栓治疗 , 病人死亡和致残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这两种治疗有不同适应症 , 但不管哪种方式 , 都是治疗越早越好 。
多看医典:如何治疗卒中?
因此 , 早期识别中风非常重要 , 目前普遍推荐国际通用的“FAST”法 。

老人|62岁大妈晨练突然倒下,半身瘫痪!医生:老人冬天出门记好这几点,能救命
本文插图



“FAST”法
F(Face):是否能微笑 , 出现嘴角歪斜、脸部不对称、无法做出正常微笑?
A(Arm):能否顺利举起双手?是否有一只手没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肢体麻木无力?
S(Speech):能否流利对答或重复说话 , 是否有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