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中产老人死在120吨垃圾里!舍不得扔东西也是一种病?( 二 )
其实并非一定如此 。
但说到“囤积癖鼻祖” , 二十世纪中叶的这两位英国绅士绝对能赢过大多数人——他们死后警察清理出超过120吨垃圾 , 论财力之雄厚、中毒之深远 , 绝对让大多数人望尘莫及 。
本文插图
科利尔兄弟出生在美国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家庭 , 二人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 主修海事法律 , 和工程与化学 。 而1930年代的大萧条打乱了原本稳固的阶层 , 大量贫民和黑人涌入原本属于富有阶级的社区 , 兄弟俩所在的哈林区就是典型 , 犯罪率显著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被打破了 。
原本受过良好教育 , 中产家庭出身的兄弟俩 , 开始拒绝与外界接触 , 大量囤积物品和垃圾在自己的住所 。 这种怪异的行为引来了很多邻居甚至媒体的好奇 , 而这更加重他们的不安全感 。
于是安装护栏、设置陷阱、辞掉工作、拆掉门铃和电话、开始以收集并食用垃圾为生 。
直到1943年3月21日 , 由于有人报警他们家长期散发腐臭味道 , 纽约警察才强行进入了兄弟俩如迷宫一般的家 , 花了5小时才找到已经死亡10小时的哥哥 , 而这并不是真正腐臭味的来源 。
本文插图
19天后 , 警察才在清理了84吨垃圾之后 , 发现了弟弟已经死了很久被老鼠啃食的尸体 , 这才是邻居们闻到的臭味来源 。
而之后的整个清理过程 , 警方共清理出超过120吨垃圾 。
如此极致的“囤积” , 确实已经远超过很多情况下我们“可控的收集愿望” , 杂乱的堆积和垃圾的储存已经发展到病态的程度 , 这背后的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
研究发现 , “强迫性囤积”通常有三个特点:
1.非常依恋囤积的物品来完成“自我认同”;
2.依赖物品来建立与过去的某些人或事件的“连接” , 一旦“丢掉了某些物品 , 我就失去了这些感情、记忆、连接和关系”;
3.有着强烈愿望 , 对物品追求“完全的控制” , 并认为它属于我 , 我需要对它“负责” 。
同时 , 杂乱的囤积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1)杂乱引起的生理反应 , 包括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 。
研究者就发现 , 当人们越是约定俗成地将“整洁”与“成功与快乐”建立联系时 , 脏乱的环境越是会加重人们的焦虑感 , 而这种感受是会传染的 。
与杂乱囤积癖好的人相处 , 他们的亲友或者邻居也会遭到情感上的损失 , 感到尴尬、痛苦、焦虑 , 更有可能被“传染”囤积癖 。 (因为 , 有研究指出85%的囤积癖患者有一个以上的直系亲属也有强烈的囤积倾向 , 当然这个数据 , 目前较难确定这些“传染”是来自遗传基因还是生活习惯的影响 。 )
2)抗拒和拖延整理 , 暗含着内心对生活的不满 。
《当代心理学》曾发布的研究说明 , 几乎在所有年龄段 , 拖延症都和杂乱无章的囤积之间有着可见的关联;同时 , 对生活的不满或负面情绪越多、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无能为力”和“失控感”也会大大增强产生杂乱堆积和囤积癖的概率 。
本文插图
【2位中产老人死在120吨垃圾里!舍不得扔东西也是一种病?】
3)“杂乱”并不会令我们更有灵感 , 反而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 。
似乎总有些“传说”会认为艺术家们更喜欢“杂乱的环境” , 这似乎显示出一种灵感的迸发 , 或者自由的创造力 。
但其实 , 当我们思索“心理意义上的家Psychological Home ”时 , 这个Home应该反应出我们的自我认同 , 并且使我们肉体以外 , 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延展 。
因此杂乱的囤积 , 并不代表着更多“自由的灵感” , 反而会削弱我们的心理健康 , 扼杀我们的幸福感和创造力 。
4)囤积得越多 , 割舍就会变得更难 。
就像上面说到的“家”往往是我们自我认同的体现 , 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 , 并且也将“自我”、“环境”、“他人”可以保持较好的区分 。
而当我们过分沉浸在与这些物品产生关联的时候 , 囤积变得越来越严重 , 寄托的情感越来越多 , “分离”也开始变得艰难 。
本文插图
(电影《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推荐阅读
- 老年人吃什么好 老人饮食八大原则
- 老年人吃什么好 老人饮食该注意什么?
- 老年人吃什么好 老人饮食的10个注意
- 老年人吃什么好 老人夏天宜吃三类蔬菜
- 红糖的功效与作用 老人多吃红糖延年益寿
- 高血压能吃花生酱吗
- 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呢
- 老人便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白内障开刀到底吃什么好?
- 老人大便失禁饮食有什么?